92、兄台高姓(1 / 4)

第一科举辅导师! 退戈 3029 字 10个月前

乙班学子们明显对诗会一事非常抵触。包括甲班与隔壁明经科的学子都差不多。

宋问和几位先生聊了一下, 各人都是唉声叹气,显然也不待见此事。

宋问觉得这样不行的。这还没开始呢, 气势已经差了半截了。

不管是所谓的恶心还是真的畏惧,天底下多的是阴招。因为讨厌阴招就直接退败, 宋问可不会接受。要知道,入朝之后, 可没几个人会坦荡的和他们相交。

多遇见几个像她这样的人怎么办?把他们玩得团团转的。

这诗会并不是要求全部的人都参加, 宋问将乙班学子全报了上去,直接占满了名额。

其他科的先生与学子,看她的眼神,顿时带上了感激。

宋问客气一挥手, 让苦逼兮兮的学子们速去准备。

虽说是诗会, 但比的并不只有诗歌。主要还是各方面的才学, 诗会只是为了明面上叫着好听。

以诗会友,却没人是来交友的。各书院为了展示学子实力的机会, 选的最出类拔萃的学子,互相间较劲比拼。

相比之下,云深书院的安排真是相当随性。

宋问给他们布置了些课业,让他们临时突击一下。学子间扫了一眼,却没看见李洵的身影。

冯文述见她动作猜到,便提醒道:“李兄看着心情不好, 方才出去了。”

宋问点点头,出去找人。

这时候书院里都在上课,没什么走动的人。

宋问走出来没多远, 就发现李洵坐在书院前的长阶上,正双目无神的看着前方。

宋问负手过去道:“怎么了?你平日里素来稳重,倒是第一次见你如此颓废的模样。”

李洵微微偏过头,又看回来,道:“对先生来说,是不是每个书院的学子,都是一样的?”

“不,怎么会一样呢?”宋问拎着衣角坐到他旁边,笑道:“我的学子们都是最优秀的。一枝独秀好吗?”

李洵失笑:“先生,我是认真的。”

“我也是认真的。”宋问回道,“每一位先生,都应该是这样的想法。然后他的学生们,也该是这样的想法。”

李洵想了想,道:“先生说的不错。确实应该如此。”

“我倒是有个疑问,你为何不去国子监呢?”宋问道,“云深书院再优秀,也比不过国子监吧?”

李洵低下头,随手捡起一粒小石块道:“只是不愿与他们一同上课罢了。”

“他们?”宋问伸长了腿,悠悠抖着,问道:“这个他们,是有具体的指代呢?还是泛指啊?”

李洵将石块往前一砸,看它咕噜噜的滚下去,皱着眉头道:“就是国子监的监生。”

“嗯?”宋问意味深长哼了一声,“为何?”

“他们说的,其实多半都是对的。”李洵两手后撑,仰头叹了一口气道:“云深书院的学子,争不过国子监的。就算比他们优秀,也是争不过的。因为他们是监生。”

“这未必啊,小友岂能如此消极?”宋问打开扇子道,“远的不说,面前就有一位骠骑大将军,他是寒门出生,非国子监学徒。你看如今呢?还不是权倾朝野吧。”

宋问呲了一声:“说来讽刺,非监生,当了他们的国子祭酒。”

李洵道:“真正的寒门子弟,纵然考中进士,又通过吏部审核,运气好些的,七品官。可不少人,考上进士的时候,年纪已经大了。用个十年八载的,升上六品,或者运气再好些的,五品。随后便告老还乡了。这已经是极厉害的人了。而那些运气不好的,则被派到偏远的县郡,终生难以晋升。真正的高官头衔,还不是落在士族子弟身上?”

“单单出身国子监这一点,就让人足以少奋斗二十年。”李洵叹道,“大将军是非监生不错,可当年大将军也是吏部关试未过,太傅特例提拔。能有几人,如大将军这般幸运,遇到一位慧眼识英才的伯乐?”

李洵摇头道:“更多的人,也只能碌碌无为,终此一生而已。怀才不遇的,世间还少吗?”

宋问给自己扇风:“然后呢?”

李洵狐疑看她一眼,继续道:“然后?虽然这事让人不高兴,可最后朝堂上多数的人,都是出自国子监。哪怕是吏部选人,也偏爱监生。这是实情啊。”

宋问扇子一收,了然道:“哦~所以你认为,所谓的科考选才,也是不够公正的?”

“的确不够公正。”李洵道,“学生说句不自谦的话,他们恐怕连我也比不上。但明年您看,他们会有几人,能直接受命于朝廷。”

“诶,这不是不自谦的话,这是妄自菲薄的话。”宋问敲着自己的扇子道,“纵观京城,能比得上你的,鲜也。”

李洵脸色一红,抱拳道:“谢先生夸赞。”

宋问用扇子敲了敲自己脖子,点头道:“实事求是嘛,接着说。”

李洵道:“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宋问:“你没的说了?”

李洵狐疑点头。

宋问道:“行,那我来说。”言毕站了起来。

李洵仰头看着她,一脸困惑。

“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说不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