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三 酒肉穿肠过交情心中留
官场酒局,那是有讲究的,准确的说,里面的学问很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当然了,除了这些酒文化之外,大家最看重的就是:
有很多干部,就是从酒桌上发掘出来的。
这话你还别不信,有诗为证:
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听明白了吗?说明这个同志对自己很忠诚,当然是要提拔的了;
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与喝一斤的比起来,忠诚度还是差了点,可以继续观察;
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这不只是忠诚度的问题了,所以,考虑的不要;
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这就更干脆了。
在官场有这一种说法,那就是酒品看人品。所以说,一场酒局,就有可能决定你仕途之路的走向。
有这样一咱说法,说是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基层干部不喝酒,一点希望也没有;纪检干部不喝酒,一点线索也没有。
这些打油诗,无不说明酒局的重要性。吴昊不是神仙,当然也就不可能脱俗,只能适应。
说起来,所谓的饭局,其精华都在酒里面呢。
有一句话说的好,叫做“无酒不成宴”。在官场中,别说是官场,这算是战友、同学聚会,没有酒的饭局就说不上是真正的饭局,在饭局中没有哪样东西比酒更重要了。
原因就是,可以以酒助兴;可以借酒消愁。同时,酒还可以化解当官的个人之间以前的恩怨。
古时就有“一杯泯恩怨”之说吗。
酒桌上,我敬你,你敬我,“酒肉穿肠过,交情心中留”。只要小酒一下肚儿,兄弟姐妹的感情自然也就会升温。
当然,与什么样的人组局,喝什么档次的酒,也是不小的学问。
今天的四个人,可以说都是滨海有头有脸的人物,所以,酒的档次太低也不行,二锅头,大青白,虽然不错,但这种档次的酒在普通人的聚会上来说,绝对算得上高档酒,但在今天这四个人的眼里,这种档次的酒是上不了台面的,或者有碍于身份,你自己在家里喝那就无所谓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档次太高也不行,毕竟现在最热点是反腐,就算你能喝得起,也不能在这种场合张扬。那些洋酒,动辄几万,价钱太高,也没有那个必要,喝着又不习惯,所以,吴昊才拿了两瓶子国酒茅台。
人齐了,酒也有了,点什么菜,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的,一定要达到要想的效果。
早在有想请吴昊之前,王伟已经做足了功课,特意的寻问过吴昊新区的司机(因为吴昊同时兼职新区书记,所以,原来的司机一直跟着他),吴昊有什么喜好,衣食住行,了解个透。尤其是在吃的方面,酸、甜、苦、辣,川、粤、苏、鲁,王伟真的是了解的十分到位。
一听司机说,吴昊最喜欢的还是当地的海鲜及东北风味,所以,才选了这家以海鲜为主的东北风味酒店。
有句话说的好,“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的。作为秘书长,王伟一定要把市里的主要领导的喜好,研究透了,记在心里:
比如这位王金龙市长,平时就喜欢吃牛鞭之类的东西,而前任苟仁来,喜欢吃狗肉,喝狗肉汤,吴昊偏爱海鲜和东北风味的炖菜,包括市委江书记,喜欢吃素,王伟也都是了如指掌......
谁喜欢吃酸味,谁喜欢吃辣味,谁喜欢吃甜味,作为秘书长,王伟心里都有一本帐。没有这两下子,怎么可能称得起政府大管家的名头呢?
王伟先点了四道,都是吴昊喜欢的那种,然后给每一个人留下自点一道。
先点的四道菜一上来,按着滨海的规矩可以动筷了。
动筷就要喝酒。
敬酒那可不是想敬就敬的,照样大有学问。
现代社会,权力已经无孔不入,所以,敬酒看是无关紧要,实则充满了权力的音符,在敬酒后面隐藏的是权力崇拜,表现为权小者对权大者的媚权行为。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敬酒一般的规矩,是级别最低的开始。当然了,今天有点特殊,因为是以王伟的名义张罗的,所以,四道共一上齐,王伟首先起杯。
他这一起杯,大家当然把杯子都举了起来。
王伟首先向吴昊敬酒,两个人碰了一下杯子,其次才是马明局长,最后才轮到马大奎;
王伟放下之后,马大奎这些年官场历练也不差,轮到第二杯的时候,他把杯子举了起来,与王伟一样,首先也是向吴昊敬酒,第二位是王伟,最后才敬马明;然后是马明,最后才轮到吴昊。
说起来,敬酒里面的说道并不复杂:
那就是无权者敬有权者,权小者敬权大者。
当然了,虽然不复杂,但也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敬酒,只要经历几次,自然而然就会了,关键在于有没有资格“入局”。
说得直接点儿,敬酒玩的是权力游戏,谁拥有的权力最大,谁就能掌握游戏规则,权力较大的人则可以对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