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满还是如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也坚持记完所有的实验数据才休息,五月是最忙碌的一个月,必须把所有的东西都整理好,种质资源,笔记,因为这些都要在月底带回各自的实验室,阮老师会带领自己的团队回首都农业大学,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实验室外,首都的大豆也可以种起来了。
宫胜看聂小满的时候,会有种情绪,他不理解聂小满为什么看上去和平时一模一样,这几个月说实话,海岛炎热潮湿的气候他也不适应,有时候甚至还会在太阳最烈的时候,躲进屋檐,因为他觉得,艳阳下的劳作会让他精疲力尽,他必须休息。
而聂小满像个机器人,不管什么天气,都穿着两层衣服,帽子口罩,活脱脱的木乃伊式包裹,她没请过一天假,也甚至没有看过她休息超过二十分钟。
到底是什么样的意志力才能支撑她做到如此的地步,又或者她其实不是人,是个机器。把聂小满看成机器以后,宫胜觉得这个世界的未解之谜又少了一个。
在所有收获的准备全部做完以后,南繁基地这一年的科研工作就要落下帷幕了,在最后一次报告会结束,大家便都要回去,天南海北。
他们当中多半都会在下一年的九月末再次见面,也有一些这次回去恐怕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聂小满是没有报离开的希望的,在这段经历的后期,周辅导员时不时的会找她谈心说话,言语里都是各种暗示。
他们非常看好她,希望她能留在海岛参与南繁的各项工作。南繁基地不只有那些科研候鸟,也有很多长期扎根在这里的人。
以前聂小满的理想只是埋头苦干扎根热土,伴随着科研的一步步深入,她面临选择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该选什么方向,该选什么导师,遇到机会要不要去长期扎根海岛,她能不能行?一次又一次的面临选择,聂小满才知道原来自己接触的科研世界是多么的广博。
要不要留在海岛,这个问题她想了很久,日也想夜也想只要有空隙她都要想想。老师推举她来参加南繁,也是这是一个肯定也是一个鼓励,肯定她在过往的学业中做出的成绩,鼓励她能更进一步见识更广阔的天空。但,要不要回去呢?
科研候鸟们带着优质的种子资源和科研样本,回去以后做进一步的研究,把南繁工作进行的更彻底,而聂小满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实习生,她原本的实验室并没有进一步科研的条件,就是继续曾经的项目和工作。
聂小满和方华商量,方华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
“本来以为老师不要我,但现在我想去江南,跟着老师们做科研。”
“江南是鱼米之乡,水产丰富,占了天时地利的优势,师兄,你能做出这个决定,我真的为你感到骄傲。”
方华:“我觉得你既然想做,就留下来。”方华当然是支持她留在南繁基地的,只有真的优秀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机会。
“聂小满你不是本来就憧憬袁老先生吗?虽然咱们这次没有机会见到,但是如果你留在这里,你就不只是一个单一育种基地的人了,你会成为整个南繁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到时候就可以瞻仰这位老前辈了。这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除了这一点还能接触到国内领先的很多技术,甚至日后与国际上的科学家们共同探讨的机会也比回去要多。”
聂小满有些犹豫,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她真的想把所有的优势劣势全部用swot分析思考一遍,但是即使她列了密密麻麻的两页纸,她还总是觉得有很多想不到的问题。
方华说:“聂小满你犹豫了吗?我还没见过你这样的样子。”的确,在师兄面前自己好像还没有犹豫过。
可是聂小满的身上越来越痒,她心烦意乱。晚上她冲了个冷水澡,迫使自己的皮肤冷却下来,一点一点的给身体每一寸涂上药膏,然后又套了两层外套,便离开宿舍,转到了男生宿舍的楼下。
虽然已经接近午夜时分,但男生宿舍依然灯火通明,一方面好多人刚刚开完例会又赶回地里干活,干完活又回来赶报告。在今年的总结报告会即将召开的头几天,整个基地宿舍犹如北极的极昼。
小满在楼下站了没一会儿,就碰到了一个正打算回宿舍的男生,“你好,能帮我叫一下13号宿舍的宫胜吗?我报告里有一处问题需要马上咨询他。”
这个男生顿了顿,礼貌的朝聂小满微笑了一下,聂小满有些受宠若惊,不过男孩并没有多加解释,只说一句,“你稍等,我马上上去。”
聂小满还在想这人是谁,不过大半夜的也没仔细看对方的脸,就觉得那个微笑很突然,仿佛他们认识似的。
在南繁基地,聂小满有很多这样的“熟人”,不过都是些打引号的,科研候鸟们确实在食堂和例会上低头不见抬头,但真说熟悉,恐怕是连名字也叫不上的关系。
别人知道她聂小满,因为她天天代表大豆基地做报告,但那些从来没有做过报告却天天来参会的人,聂小满只能说认识不算认识,说不认识也天天见面。
不过男生很快完成了任务,宫胜从楼上下来了。
“小满,你还没睡呢?后天就要做报告了,你应该多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