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窗户边,左右打量一眼,“看到了。”
“喜欢吗?”
“喜欢。”
灶房摘菜的邵氏听到这话总算松了口气,庆幸听了匠人的话用木头搭屋,要是用泥墙不知还要拖多久呢,正欲走出去瞧瞧,青桃就进了灶房。
“娘,我和四弟回来了。”
邵氏连连点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从今个儿起,她们一家人算真正在一起了。
“你看看屋里还缺啥,明天我出去买。”邵氏知道老宅那边青桃在自个屋摆放了许多小玩意,整整齐齐的看着很是舒服,可她怕买回家入不了青桃的眼。
青桃哪儿舍得花钱添置那些物件,说什么都不缺。
邵氏又道,“你爹说买两盆花搁窗台边,去集市逛了几回也没遇到卖花的,不若等入冬买两株腊梅?”
闺女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屋,谭秀才希望布置得漂漂亮亮的。
青桃摇头,“腊梅哪儿用得着买,咱后山就有。”
乡下人务实,花花草草于他们来说不及半斤米重要,故而少有进山移栽花草的,便是她进山也是挖药材野菜,没挖过花草,青桃道,“我要是想养花了就让四叔去山里挖,娘别花钱买了。”
谭秀才束脩不少,耐不住家里开销大。
说到这,青桃就忍不住问书塾的事儿,“爹没答应何叔去短学吧?”
邵氏脸上犯了愁,拉着青桃往里两步,小声道,“你回来得正好,你爹心情不好,待会你劝劝他罢,去短学挺好的。”
青桃瞠目,没想到邵氏还没死心。
“短学好什么啊,还是长学好,娘别光盯着短学那点束脩,要看以后,几个哥哥将来是要走科举的,要是有个在长学教书的爹,他们脸上也有光,爹不是说何叔进长学是想以长学夫子的身份参加府学入学考试吗?府学认可长学而不认可短学,可见长学更好,与其让爹把位置让给何叔,不如留给几个哥哥呢。”
邵氏来镇上十来年也是见过世面的,一直以来觉得短学挣得多,这会儿顺着青桃得话想想不无道理。
她琢磨道,“要不等你何叔进了府学把位置还给你爹?”
“他进不了呢?”青桃问。
邵氏皱眉,“怎么就进不了,你何叔学问高着呢。”
“别人学问更高呢?”
邵氏回答不上来了,青桃循循善诱,“何叔是要接着读书考科举吧,假如他过不了府学考试,而大哥考上秀才也需要府学考试资格怎么办?”
长学夫子的位置就一个,给了别人想换回来就难了。
何况她觉得何家坚决不会换回来的。
母女两的话郭寒梅听得清清楚楚,心思一转就捋清楚了其中利害。大抵是有人想跟公公换位置,如果换了自家相公将来需要就没了,她哆了哆嘴,插话声道,“娘,小妹说得对。”
邵氏沉默。
青桃知道她是听进去了,又问起周荣来。
提到周荣母子两邵氏脸就不好看,“周荣打伤你四弟不赔罪就算了,反咬说你四弟打他,天天在书塾闹,你爹被他闹得烦不胜烦。”
“他娘怎么说?”
赵氏是个人精,顾着往昔情分没找到书塾,可私底下也没说谭家半句好话就是了。
邵氏知道青桃去面馆找过赵氏,不想她把事情闹大,“她没说什么,你爹叫我别操心,你也别管了。”
青桃怎么可能不管,邵氏两口子都是体面人,遇到周荣这种软硬不吃的只会吃亏,见邵氏避而不谈,她进屋问谭青武,然后带着谭青槐出了门。
已近傍晚,面馆里没什么客人,赵氏系着围裙在灶台边捞面,青桃喊了声婶子,问周荣哪儿去了。
看清是她,赵氏满脸戒备,“找周荣干什么?”
上回青桃来面馆要她赔医药费,周围邻里都知道周荣把谭青槐打伤进了医馆,对周荣指指点点了许久。
此刻看到她,赵氏脸沉如水。
“周荣打伤我弟弟...”她指着谭青槐额头的伤疤说,“他打了人不知悔改就算了,还到处抹黑我弟弟名声,在书塾又哭又闹,我爹是夫子,不和他计较,我做姐姐的不能不管,周荣呢,叫他出来。”
青桃站在面馆外的台阶上,故意尖着声。
“我爹性格好,从来没和人红过脸,可怜周荣没了爹,收他进书塾读书,隔三差五的给他买零嘴鼓励他好好读书,他竟我爹包庇儿子不配教书育人,小小年纪就这般恶毒不给人留情面,长大那还得了?”青桃胸口堵着气,谭青武说周荣太能闹腾,天天在书塾乱嚷嚷,扬言要去衙门告谭秀才。
青桃嗓门大,邻里铺子的掌柜纷纷走了出来。
其中有帮过青桃讨工钱的两个掌柜,问青桃怎么回事。
青桃便把谭青槐额头的伤给他们看。
结痂的疤是最恐怖的,李掌柜道,“幸好没伤着眼睛,否则不成瞎子了吗?”
“可不就是,大夫说要静养,想着乡下清静,我就带他回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