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倒计时。 五月二十日, 上午。 按照“婚礼前三天不能见到新娘”的习俗,小约翰·肯尼思几天前暂住到自己的上东区公寓。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绝大部分客人都已经到了纽约,欧洲、亚洲王室全都派了代表来了, 基本都是王储, 英国王室出席婚礼的是去年结婚的爱德华王子与苏菲王妃。欧洲王室上一次齐聚好像还是戴安娜与英国王储结婚典礼,美媒与欧媒都疯了,特别是美媒, 又自满又骄傲:这才是王室的排面!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情绪, 一方面美国人骄傲于自己的国家制度,一方面又非常想造出自己的“王室”。身为“美国王室”的他也不能免俗, 难免受到影响。 一方面他希望能成为“普通人”, 体验一番不被人关注的生活;一方面他又受不了默默无闻无人关注。王室?媒体几乎对每一个总统家族都吹捧一通, 说什么“王室家族”或者“王朝”,但“美国王子”只有他一个。 还有三个月他就要年满三十五岁, 跟他父亲结婚的年龄相似,这个年龄的男人被认为已经有了足够的阅历和智慧,能够明白婚姻与家庭的意义,也会愿意为婚姻和家庭而努力。 他自认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不再是鲁莽的青年, 而做好了成为丈夫和父亲的准备。 他志得意满, 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 * 今天的日程是下午一点开始的家族内部成员的招待酒会,可以看做是家族聚会,新娘不出席这次招待会。 晚上有舞会, 人数不超过两百人,都是社会地位最高的客人,各国王室客人全都受邀参加舞会, 以及中国的外交官们。 新娘将出席舞会, 与新郎跳开场舞。 为了新娘能不能出席婚礼前夜的舞会, 规矩非常灵活,宗旨是“一切以新娘的意愿为主”。 所以也不是什么“婚前不可见到新娘”,规矩是人定的,当然是灵活的。 家族里绝大部分亲戚都已经见过张文雅,人人都喜欢她。亲戚们都认为他俩十分般配,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他们的小约翰也唯有一位血统高贵的女孩才配得上,而阿妮娅叠了畅销书作家和外国年轻女富豪的buff,也唯有小约翰才能保护她不受“恶势力”的觊觎。 而他们恰好真心相爱,这才是决定性因素。 姐姐卡罗琳尤为高兴,最近整天都乐得合不拢嘴,发自内心的为弟弟和张文雅感到高兴:啊,他们可终于要结婚了! 臭弟弟失恋的时候可真可怜!还很可恶呢!经常半夜找她哭唧唧,诉说他的痛苦。这下子他们结婚了,他们一定会幸福的! 说着不能见面,但每天晚上都打至少两三个小时的电话,肯尼思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到她困得睡着。唉!他真想过去抱着她入睡,不过据说,短暂的分别会让他们的新婚之夜更美好。 姑且信之。 现在,他就盼望着晚上的舞会啦! * 新娘这边也有自己的招待会,就在华尔道夫酒店的宴会厅,邀请了娘家亲戚朋友、哈佛耶鲁的亲密同学、纽约中国领事馆的领事和副领事及其他工作人员、联合国大使及其他外交官。 欧媒称这桩婚姻为“中国曲线外交的最大胜利”,是把这事想的太复杂了,是多看不起杰姬教育出来的好大儿。“爱情”是最捉摸不定的感情,没人能保证谁“一定”会爱上谁。 中国方面十分含蓄,为了庆祝这次婚礼,除了出借一对大熊猫之外,还提供了几位名厨,一堆珍贵食材,明晚的正式婚宴会是一场中西结合的丰盛宴席;另外赠送给张文雅一对景泰蓝花瓶,花瓶上的图案是“百年好合”;一只檀木嵌螺钿与和田白玉的首饰盒,古色古香。 大使和领事们都祝贺了她,祝福她和小肯尼思同志结婚后婚姻幸福,早生贵子,生男生女都一样。 美国的女同学们都很羡慕她,王子只有一个,能让王子等了多年的也只有张文雅一个,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深深相爱! 谁不喜欢甜美的都市爱情童话呢? 老父亲张晓峰超得意!觉得倍儿有面子!这份排面可是绝无仅有!查理是不错,不过除了钱之外也没啥了,而且没有小肯这么爱宝贝女儿。跟联合国大使说起女儿是多么不容易,老父亲忍不住都哭了,搞得大使都陪他眼泪汪汪的。 * 晚上的舞会也在华尔道夫的舞厅举办。 门廊上方挂着四面旗帜:美国国旗、中国国旗、肯尼思家族的家徽旗帜、阿妮娅女王的王室家徽旗帜。 纽约所有媒体都来了,酒店门口封了前后左右四条街,是因为有各国王室出席舞会,安保措施堪比总统出行。媒体被限制在门口,有专门的媒体席,只有酒店门口的一段规定路段允许群众围观。 晚上八点正式开始的舞会,不到七点就有客人到了:先是普通人的新娘亲戚、新郎亲戚,接着是新郎家的富豪朋友,中国方面的大使和领事;王室里来的最早的是英国王子爱德华和王妃苏菲;其他各家王室之后陆续到来。 新郎的行程精确到分钟:八点差五分,新郎乘车到了华尔道夫酒店门口,下车后先是尖叫欢呼的围观群众挥手致意,随后便站在门廊下等待新娘。 媒体的闪光灯从新郎的车开进来便闪得亮如白昼:英俊不凡的小约翰·肯尼思穿着深色晚礼服,戴着白领结,仪表堂堂,如天神一般俊美。 美媒记者们的尾巴都要翘上天了,全都用“王子”称呼他,连姓都不连着说。英媒记者酸溜溜:是你们的“王子”吗?你们的王子有爵位吗?我们的王子不是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