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四人下楼便遇到黄包车。
周赫煊一打听,才知道车夫们的罢工取得了胜利,各大车行同意,把每天的份子钱降低了50文。
事实上车夫提出的要求是降低300文,但双方争执不下好几天。最近北平妙峰山又在开香市,附近转到来妙峰山上香拜佛的香客颇多,所以才有周赫煊和鲁迅下车时看到的繁荣景象,车站比平时拥挤不少。
不管是车行还是车夫,都不想错过这些生意,双方各退一步才把事情解决。
就跟北平市政府里派系众多一样,北平人力车夫工会同样派系繁杂,甚至连赤党都派有人员加入。
由于各方故意挑动,今年秋天北平的车夫就要发生暴动,他们见到电车便打砸抢。总计砸毁机车、拖车63辆,电车铁轨岔道被掘10处,站厅木阁被拆5座,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万元,电车工人有30多人受伤,60多人被抢夺财物。
这次暴动震惊国内外,虽然有我党人员参与,但真正的始作俑者却是汪兆铭。
汪兆铭和常凯申的人争夺北平总工会控制权,失败之后就鼓动车夫闹事,甚至对车夫代表说:砸了电车你们才有饭吃。砸吧!出了事我们负责。”
结果导致1400多名车夫被捕,发起暴动的4名领导人被枪毙,劳苦大众就此成为国党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北伐胜利后的北平,比北洋政府时期混乱百倍,各个方面都一塌糊涂,根本没人有能力控制局面。
“周先生,再会!”鲁迅和周赫煊握手道。
“再会!”
两人坐着黄包车,朝各自的目的地而去。
行不多远,周赫煊猛拍脑袋:“唉哟,忘了找鲁迅写几个字儿!亏大了。”
即便是以孙永振的老实憨厚,听到这话也忍不住想翻白眼——周先生的嗜好还是改不掉啊。
来到清华大学,周赫煊又讲了两堂《人类文明史》,然后直往工字厅跑。他去了王国维家,结果发现人不在,说是在“怡春院”那边。
好吧,大家就别吐槽“怡春院”这破名字了。
怡春院在工字殿西边儿,有个垂花门,门额上刻着“怡春院”三个大字。早在清朝,这里是用来安顿伶工,王府中的戏子、舞女都住在里边。
周赫煊穿过门廊,看到王国维、陈寅恪等人都坐在亭子里,赫然还有国立北平大学的副校长李书华。
“周先生,你来的正好!”李书华高兴地说道。
周赫煊走过去坐下,笑问:“你们在这里开诗会呢?”
李书华说道:“北平大学区正在筹设北平研究院,我负责筹建研究院的史学研究所,今天是来请几位国学大师加入研究所的。”
“这是好事啊。”周赫煊道。
蔡元培、李石曾搞的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但也有些亮点。比如南京的中央研究院,以及北平的北平研究院,这两所研究院互相竞争、互相发展,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顶尖的研究机构。
地位嘛,大概相当于后来的社科院和中科院,也是培养了许多人才的。
比如中央研究院的第六任院长吴大猷先生,在西南联大时就带过两个助理,名字分别叫李政道和杨振宁。比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届院士。又比如李四光和竺可桢先生,乃是北平研究院的会员(相当于院士)。
就拿中央研究院来说,直至抗日战争后,外国专家有如此评价:“中研院的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虽然这个评价有些过于吹捧,但也不算太离谱。
李书华兴致昂扬地说:“周先生,这次北平研究院的设立,我们是经过细致规划的。已经跟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北平天然博物馆、北平地质调查所、中法大学研究院、巴斯德学院等中外学术机关取得合作。而且研究经费也得到了保证,中央承诺每月拨款5万元。周先生你是国际史学权威,不如也来加入史学研究所吧,副所长的职务虚位以待。”
“别,我加入史学研究所可以,但副所长就不必了。”周赫煊连忙表态。
北平研究院里管事的,都是一帮留法派,皆为李石曾的亲信。
周赫煊就算能在研究院里当官,也不过是空架子,意见有分歧时,他是绝对争不过别人的。
李书华高兴道:“周先生能加入就太好了!”
李书华能不高兴吗?
周赫煊在历史领域的成就,连欧洲的历史学家都推崇不已,算得上是一尊大神。
有周赫煊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坐镇,那就相当于一面旗帜,说不定以后还有外国同行慕名来交流。
最最最要紧的是,如今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虽然还在筹备期间,但两边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了,抢人才抢得飞起。如果北平研究院不赶快聘请周赫煊,说不定再过几天,南京那边就要派专人过来邀请。
周赫煊笑道:“我倒是有个建议,北平研究院每年可挑选数名学术大才,颁受其院士头衔。院士代表着此人在相关领域的崇高地位,代表着巨大的荣誉,可以激励更多同样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