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是给小五还有秦杉秦柠讲‘祸从口出’这个成语故事,然后又举了个历史上的事例,从而在小五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才在你们面前说了那么一句。”
“老三,你给大家伙说说你妹妹给小五他们举的那个祸从口出的例子。”
江安看眼江学慎,沉声说了句。江学慎点头,启唇:“宋朝的开国皇帝叫赵匡胤,这赵匡胤有个兄弟叫赵光义,某日,赵光义打完北汉非要攻打辽国,
结果损兵折将严重,回到国都开封后很不开心,便想着不论功行赏。但赵匡胤的儿子赵徳昭劝赵光义,说叔叔这样是不对的,
打北汉的功劳理应要赏的,因为这是将士们征战沙场,应个人性命拼杀得来的,然而赵光义听不进去,说有本事你以后做了皇帝自己赏呗。赵徳昭被叔叔赵光义挤兑,回到家怎么都想不开,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短短的一生。”
这故事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编》,确确实实是叶夏在某个午后,讲给江小五和龙凤胎听的,江学慎那会也在边上听着,自然知道故事内容。
“学慎啊,赵徳昭的爹应该是皇帝吧?”
一男社员问江学慎。
“嗯。”
江学慎点头回应,这位李叔禁不住又问:“那他叔叔怎么就敢那样怼赵徳昭?”
江学慎解释:“赵徳昭的爹死得早,他叔叔继承了他爹的皇位,成了新皇帝。”
李叔听完他这话,点着头了悟:“这皇上是君,开口怼自己侄儿是没啥不敢的,可是学慎啊,赵徳昭他爹死了为啥没把皇位传给自个儿子,而是传给了他弟弟?”
“李叔,不是赵匡胤不把皇位传给他儿子,是宋太祖赵匡胤死的突然,没来得及立下遗诏。而赵光义,就是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那会在军中很有势力,
这就让他在军中有很高的声望,加上他自个说兄长赵匡胤把皇位传给他这样的话,使得没有军队支持的宋太祖的儿子们只能含恨忍下叔叔夺位这事儿,
他们不敢表露出丝毫不满,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赵光义杀死。”江学慎说着他从叶夏嘴里听来的有关宋朝的历史。
“亲叔侄,赵光义能下得去手?”
一年轻小伙提出质疑。江学慎看向对方:“国强哥,自古以来,皇权斗争是没有丝毫亲情可言的。听过唐朝的玄武门事变和清朝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吗?全都是亲兄弟,可就为了当皇帝,兄弟间自相残杀,这都是史实。”
被江学慎称作国强哥的小伙子有点脸红地摇摇头,说:“有空你给咱们讲讲这些故事咋样?”
拖拉机已经开进红渠镇,要想继续听故事,这会子肯定是不行的。
“没问题。”
江学慎笑着答应。
“学慎啊,你咋懂知道这么多历史故事?”
之前说话的李叔问。
江学慎实话实说:“有的是书上看来的,有的是听我们老师讲的,还有的是我妹妹在市图书馆看史书记下来,放假回家说与我们听的。”
“看来这读书是真得长学问啊!”
李叔感叹。
“国家为什么开展扫盲,就是为了不让咱老百姓当睁眼瞎,让咱老百姓能有见识,走出家门不容易被坏人蒙骗,眼下咱村到年龄上学的孩子依旧没达到令大队上满意的程度,
尤其是家里有女孩子的,我是想不通这做父母的,怎就偏心到只让儿子上学,不让闺女进校门。”
江安有感而方:“夏夏上大学后有在家信中提过,说他们大学里女同学不少,但愿咱村日后也能多出些女大学生。”
“大队长,这女娃娃长大后毕竟是要嫁人的,要是家里累死累活把她们供养上大学,她们嫁人后能管咱们这做爹妈的?”
一女社员说,紧跟着,另一女社员附和:“是啊,虽然说女娃子是赔钱货这话不好听,但事实上的确是女娃子日后要嫁人,再说,咱们那里有闲钱供多个娃儿上学?!”
“听过一句话没有,爹熊熊一个,娘熊熊一窝。男人多为养家糊口操心,女人生儿育女在子女身边待的时间长些,要是这做娘的没什么见识,只知道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们说这儿女在娘跟前能学个啥?
反过来,这做娘的明事理,为人出事受人称颂,那这家的孩子绝对不会差到哪。由此可见,女娃子读书只有利没有弊,你们要是觉得这样都听不明白,
那你们这些女同志就好好想想,要是你们各自家里娶回个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儿媳妇,先不考虑你们未来的孙子有这样的娘会长成怎样,单单你们各自家里的生活只怕会被搅得鸡犬不宁,这样还如何过日子?还如何把日子过上去?”
“他刘婶,我觉得大队长说的在理,这眼看着我家老大快要说亲,不为旁的,就为我未来孙子能有出息,我也不能给家里招来个麻明不分,大字不识的。”
“你家老大好像上到初一就没再去学校了?”
“是只念到初一,这说媳妇即便我们家不能找个初中生,但起码能找个小学毕业生。”
“大队长,这没读过书的女娃子,不一定都不好,读过书的,也不一定读好,这人的品行和成长环境应该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你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