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张居正夺情,闹出了多大的风波?你顾宪成还能比张居正更扛事?
不看内容先看署名,连续看了前两份奏疏,首辅心里更失望了。
官员接到父母丧报的那一刻,就要立即放下公务,上疏请辞并上路往家赶。
顾宪成便答话道:“明人不说暗话,如果大劫避无可避时,不妨寻觅一两个顾全大局之人,牺牲自我而保全同道。”
你管这叫“明人不说暗话”?还能更隐晦点吗?难道是自己已经老了,跟不上新思路了?
赵南星有点急不可待的继续问道:“何为牺牲自我?如何保全同道?”
作为清流里最擅长谋划的幕后智囊型人物,顾宪成决定在临走前,给好友们一点建议。
“走人何解?”申首辅诧异的问道。
然后你们可以纷纷上疏,申救这一两个直臣,焦点全部围绕这一两个直臣。
正当申首辅畅想的时候,中书舍人又不合时宜的拿出另一份奏疏,提醒说:“其实顾宪成已经走人了。”
以道德标榜自我的清流君子这方面的细节上,自然更加不能疏忽。
最终申首辅今天收获的都是失望,基本上就是一场空。
只是需要挑选一两位牺牲,诱导他们成为大劫的祭品啊不,标志性的英雄人物。
但这个也不难,多的是年轻气盛的容易上头的人物。
顾宪成进一步指点说:“这一两个牺牲品犯颜直谏时,要把林泰来也包含进去!
将来他们和他们奏疏成为焦点,乃至于青史留名时,被提到的林泰来也会被舆情反复的鞭笞!”
赵南星和陈有年再一次的面面相觑,不得不说这招还是挺恶毒的。
类似的例子并不缺乏,比如诸葛亮骂王朗,好端端一个高官大佬王司徒,结果被黑成了小丑形象,还无法扭转。
难道顾宪成想出这个策略,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抹黑林泰来?
最后顾宪成又强调说:“还有就是,你们一定要拉拢住詹事府的黄洪宪!
这人是林泰来的乡试座师,身份独特,又对林泰来不满,所以一定能派上用场!
关于林泰来,我还有几点不成熟的看法,留给诸君探讨”
陈有年和赵南星同时确认了,顾君内心深处最挂念的人并不是他们这些同道,而是林泰来。
顾宪成走了,但朝廷政务的运转不会停滞,来自宣府的奏疏以一天一封的频率不停送到京师。
京师官场就没见过这样的兵变奏疏,每天都有新内容,转折起伏悬念丛生,整的跟话本小说连载似的。
第一天,林钦差发动兵变抓了许巡抚,顺便裹挟了总兵官和北虏女酋首三娘子!
第二天,王参政勇闯乱兵巢穴,救出了三娘子!
第三天,三娘子对王参政说,许巡抚向她索贿,要求在边市马价银方面给予回扣!
第四天,王参政勇闯乱兵巢穴,救出了总兵官李迎恩!
第五天,李总兵对王参政说,许巡抚指使张充实组织兵变,围攻林钦差,焚毁了钦差临时驻地!
第六天,许巡抚疑似企图自杀,被又又又勇闯乱兵巢穴的王参政救了下来。
第七天第八天
王参政作为长篇评书的主角,在京师知名度暴涨。
只看字面意思,还以为他匹马长枪,在乱兵巢穴里杀了个七进七出。
日理万机的申首辅已经不耐烦继续看这又臭又长的连载话本了,都踏马的五月份了,还有完没完了?
该结束时就结束,强拖下去没意思!
所以在内阁会议上,申首辅对其他阁老说:“今天在宣府事务上面,必须定个结果!”
而后申首辅做了阐述发言:“现在掌握的情况是,巡抚许收钱啊不,许守谦大肆贪贿,甚至企图勾结女酋首三娘子侵吞马价银。
钦差林某暂时封存了户部行司银库,并暂停启动马市,引发了许收守谦的不满。
而后许收钱指使副总兵官张充实发动兵变,围攻钦差驻地。
结果钦差林某一怒之下,率兵反打,偷袭了巡抚行辕。”
为了防止别人出现应激反应,导致不可控制的后果,申首辅也是煞费苦心了。
他只用钦差林某来指代,完全不直接提林泰来的名字。
内阁的许二、王三在这个问题上都充当了乐子人,齐齐看向了王四。
许守谦是清流那条线上的人,还是清流势力代言人王四你来发言吧!
王四很客观公正的说:“这些信息其实都是一面之词吧?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许守谦本人的说法,也无过硬的实证。”
申首辅不屑一顾,反驳道:“伱觉得,才到宣府没几天的林某,就能勾结上女酋首、总兵官、还有一个战功卓越的指挥佥事,一起构陷在宣府盘踞了三四年的许守谦?
要说实证,那些参与了围攻钦差的乱兵,算不算实证?”
王四根本不想为许守谦这个没有自知之明的烂人辩解,但他又必须辩解,这是做给清流势力看的形式主义。
所以还是强行挽尊了一句:“总要给许守谦一个说话机会,再决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