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产业与科研(1 / 2)

纳米崛起 岭南仨人 1255 字 11个月前

七百多万员工参与的航天产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大航天时代。

要知道这可不是几十万员工的小产业,也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技术和智力、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七百多万员工中,很大一部分是高学历人才,这种大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边际效用。

比如这两年的航天相关专业,就成为了大学的热门,大量人才被吸纳进去。

别以为七百多万从业者,看起来好像非常多,但实际上却一点都不多。

就以大沙航天城为例子,大沙航天城并不仅仅只有一个大沙航天城。

它包含了12个发射场(其中6个在建)、1个地面指挥中心、3个周边的地面雷达站、17个配套厂区、5个超大型仓库、1个安保中心、1个物流中心(包含专属机场、专属铁路)、6个附属实验室、3个员工小镇。

单单是一个地面指挥中心,就需要相关员工1300~1400人,之所以要多么人,主要是现在发射任务非常密集,出于保证精力的要求,员工通常是3+2的上班模式。

所谓的3+2,即一共是五个班,采用三班倒的轮班制,五个班协调好,保证每一个岗位上,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同时又保证每个人,每个月可以获得12天的休息时间。

虽然可以通过提高劳动时间,来压缩员工数量,但这样做得不偿失。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大中华联邦内部的工资并不高,主要是内部福利太高了,导致民众需要的社会消费大幅度减少,其实就是内循环基本满足了民众的基本需求。

这种事情下,工资其实相当于一种额外收入,很多航天产业的从业者,工资确实非常高,但消费量却少得很。

也就是说,华元其实是一种国际货币,内部虽然可以用到,却无法成为内部的主要流通货币,目前内部的主要流通货币,是“信用点”。

这种双重货币,其实就是为了合法剥离一部分超级巨富的实际财富,遏制他们通过华元影响基本物价的能力。

通过工资改革,包括燧人系和一众国企,率先完成了信用点替换华元的战略。

现在航天局支付的工资,主要以信用点为主,华元一般是一个月几千块。

当然,华元的购买力并没有崩溃,因为基础服务、生活物资和日常消费品之类,这些都可以通过华元购买,而且价格异常的便宜。

但每个人和私人公司都有购买限额,想通过华元低价采购,存在一定的限制。

消费品调控中心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审核机构,整个大中华区可以生产多少农产品、工业品、特制品(包含服务、手工艺品),都是清清楚楚的,因此价格也是相对清楚的。

假如今年整个大中华区的大米总产量是2.4亿吨,经过计算后,存在大约3000~5000万吨的富余,再减去战略储备的那一部分,最后剩下1800~2100万吨富余。

那这一部分的富余量,就是可以自由流通的部分,这其中又分为“内自由流通额度”、“外自由流通额度”。

如果一个私人企业,要拿到一部分大米,向境外出售,那他的最大购入额度,是无法超过外自由流通额度的。

这种限制,卡死了企业在境内炒作产品的路。

如果是以前,本土粮食存在一定缺口,加上生产成本比较高的那会,这种限制可能会导致这些私人企业暗中抵制,甚至可能和ABCD暗通曲款,搞本土的粮食市场。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私人企业敢在本土操控粮食价格,那基本和找死没两样。

甚至连国际的产品输入输出,都要乖乖的听话,不然爸爸分分钟教你做人。

这也是内循环可以循环得起来的基本盘,卡死超大额度的华元消费,配合无孔不入的身份信息识别,个人消费又不会受影响。

整体而言,七百多万员工的航天产业,对于大中华联邦而言,仍然显得游刃有余。

而未来的航天产业,仍然会继续扩大,用于消化日渐庞大的毕业生,当然还有一部分再教育后的高素质人才,同样可以吸纳进入航天产业中。

毕竟整个航天产业中,很大一部分岗位,其实对于学历的要求,并不算太高,大专生培训一段时间,也是可以做的。

比如操作机器人清理跑道、零部件的组装之类,难道要用博士去做?这些工作大专生同样可以。

航天产业虽然整体是高学历密集型产业,却不代表都要高学历,不然整个航天系统七百多万员工,哪有那么多硕士、博士。

这也是一种思想的转变,航天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就不能在内部存在巨大的限制。

消除限制,不仅仅要在技术、动力、身体上努力,也应该包含在智力上的解锁。

不然整个航天系统,一年就招聘几百人,那估计要到猴年马月,才有可能实现星际移民。

只有让更多人参与到其中,才可以更快的发展到星际时代,同时这种降低门槛的策略,也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让精锐力量将重点放在科研上。

就像现在的各大实验室,内部的后勤人员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