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1 / 2)

苏轼本就因苏元娘出嫁有几分伤感,如今再听到这话可谓是伤心欲绝。

他是个到了黄河心仍不死的性子,如今只跟在苏辙身后絮絮叨叨:“八郎,这话是我说的没错。”

“可你也太小气了点!”

“你若是不愿将我的压岁钱全还给我,那,给一半行不行?”

说着,他见苏辙似是一副懒得搭理他的样子,又试探道:“若是你连一半都不愿意,那给一半的一半行不行?”

可不管他怎么说,得到的都是苏辙残酷的回应。

不行!

苏老太爷等人原是有几分伤感的,可看到这一幕却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少人都说苏轼顽皮,苏辙沉稳。

可唯有自家人才知道,比起实心眼的苏轼来,苏辙的歪心思、鬼主意不知道多上多少,甚至还有几次,苏辙开口相问,就连苏老太爷都无话可说。

要不然苏辙怎会连着两年将苏轼的压岁钱骗过来?

他老人家听程氏说过的,说苏辙之所以这般,是不想叫苏轼多吃糖,所以就没有再管。

在苏家人翘首期盼中,很快就到了苏辙的生辰。

这一日不光是他的生辰,更是苏元娘回门的日子。

一早苏辙就穿戴一新前去给程氏请安,继而开始锻炼起来。

春日的天儿,他一直走到浑身微微发热这才去了正院。

苏老太爷等人都已在等着苏元娘,到底是孙辈第一个出嫁的姑娘,大家都紧张得很,一会担心苏元娘在罗家受委屈,一会害怕苏元娘在罗家过不习惯,一会更是生怕罗二郎不晓得心疼人……众人皆是满腹心事。

苏辙也有这般担忧。

可下一刻他就听见王氏道:“今日是八郎的生辰,可真是不巧,叫你大姐姐抢了你的风头!”

“真是委屈咱们八郎了!”

自从苏元娘亲事定下以后,她虽依旧瘦弱,可气色却好了许多,直道:“大伯母一早就为你准备好了生辰礼物,待会就要宋嬷嬷拿给你!”

“多谢大伯母!”苏辙也不推脱,只认真道:“我一点都不觉得委屈。”

“今日是我的生辰,也是大姐姐回门的日子,是喜上加喜!”

宋朝并不讲究什么男女大防,甚至良家女子开铺子做生意的都不在少数,一家人如今坐在一起边等苏元娘边说闲话,更是说起苏辙来。

想当日苏辙周岁时,苏家上下收到苏涣升官的消息。

今日苏辙生辰,又是苏元娘回门的日子。

惹得苏大郎苏位笑着打趣道:“八郎可真是咱们家的小福星!”

苏辙虽是家中年纪最小的孩子,却并不会觉得自己就该受到优待。

他下意识扫了眼苏八娘与苏轼,一人正盯着廊下挂着的画眉鸟看的出神,一人正专心用糕点,想来自己的姐姐与哥哥并不会介意这些,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王氏等人就着苏辙却是打开了话匣子,苏二郎苏修更是道:“……八郎与六郎一样,都是聪明的孩子。”

“想当初六郎三岁启蒙,今日一过,八郎虚岁就四岁了,三叔可打算给八郎启蒙?”

“到时候他们兄弟两人一同上学,一同考科举,兴许还能一起考个进士回来,到时候三叔与三婶娘可就名扬整个眉山。”

他这话说完,这才意识到不不对劲。

想当年父亲苏澹与二叔父苏涣就是双双考中进士,惹得眉州百姓称赞不已,他下意识看了王氏一眼,生怕王氏又想起了故去的父亲。

可这次王氏面上的神色并未像从前一样发生变化,只附和道:“二郎说的极是。”

就连正吃着点心的苏轼都跟着叫嚷起来:“好啊,要八郎跟着我一块启蒙。”

“到时候八郎不听话,不好好念书,我就罚他写大字!”

他话里话外的意思皆要报压岁钱之仇。

苏辙是小脸一垮。

在念书方面,他与苏老太爷想的一样。

他年纪尚小,正是养身子的时候,毕竟搁在后世,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刚上幼儿园,如今就要他开始读书认字,实在残忍。

苏洵却道:“今日慎之前来,我正好想要问问他关于天庆观北极院一事。”

“我想将六郎送去天庆观念书。”

“我打算参加明年的春闱,再没有时间给六郎与八郎启蒙了。”

慎之正是罗二郎的字。

苏辙想着自己不必早早启蒙,先是面上一喜。

可他想着历史上的苏洵屡次不中,一直到死都没能考取进士功名,又是面上神色一黯。

相较于别的朝代,宋朝这个进士录取率还是挺高的,仁宗天圣五年录取比率大概是“十取其二”,以至于并不是所有进士都有官可做的,甚至还有冗官这一情况。

不仅有冗官,甚至还有冗兵、冗费的情况,实在是因北宋经济繁荣,百姓众多,据说北宋的老百姓大约有亿人。

话说回来,前世的苏辙看到史书上的苏洵屡次不中,在两个儿子高中后伤感写下“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这话时之觉得苏洵真惨,如今只觉得苏洵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