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铜天王(八)(1 / 2)

韩四当官 卓牧闲 1172 字 11个月前

朝廷的税赋和大小老爷们的俸禄全是用银子算,而官银是不能拿出去用的,就是算给绿营发饷或赈灾而调拨官银,也要敲碎或重铸之后才能用,事实上大多情况下是先重铸再去钱庄兑换成铜钱。

总之,市面上用的几乎全是铜板。

然而大清缺铜,那么多省只有云南产铜,所以朝廷严令禁止私铸私销铜钱,并且民间买卖和使用的铜制器皿或乐器均不能超过五斤,违者法办!

私铸铜钱李记铜锡行的掌柜李得富打死也不敢,但民间有用铜器的传统,尤其那些个大户人家所用的香炉烛台、铜盆铜镜有没有超过五斤朝廷哪晓得,可以说这是一件民不告官不究的事,而私自把钱熔成铜朝廷一样没法儿管。

所以之前缺铜,李得富就会找个地方私销铜钱。

可现在不比以前,京局铸的京钱和各省铸的制钱用铜越来越少,铸造时加的铅越来越多,有些钱掉地上甚至能摔碎,再跟以前那样靠私销铜钱来获得铜不划算。

现在市面上百斤铜已经卖到十五两银子,成色好的要十六七两,而今年解铜入京的运官手里不仅有成色上好的滇铜,而且百斤铜只开价十二两,这价钱就算在产铜的云南也买不到。

跟着云南的人钻进船舱,掀开草垫子,看着舱里这一块块铜锭,李得富欣喜若狂!

“李掌柜,你是行家,一看就晓得我这铜咋样,也晓得这儿有多少斤。时候不早了,银票呢,把银票拿来就可以让你的人往岸上背。”

“好好,看看我就放心了。”李得富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笑道:“周二爷,您点点,全是‘西号’的银票,一共一万两千两。”

“才一万两千两,才买一千斤!”

“周二爷,我们做的是小本买卖,况且您来得这么急,我是一点准备也没有,不怕您笑话,连这一万两千两都是七拼八凑来的。您要是不急着走,哪怕在巴县再多呆三天,我就能多吃下点。”

“后天就要走,一天不能耽误。算了,今天先卖你一千斤,明天要是凑到钱就再卖点给你,不过不能在这儿,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得换个地方。”

“好好好,银票您收好,我去叫来人来背。”

李掌柜话音刚落,外面传来一阵呵斥声。

“衙门办事,给我老实点!”

“奉大老爷命搜捕盗匪,你是干啥的,还持凶器,是不是想造反,还不赶紧把刀放下!”

“我……我们也是官差,你们敢再上前一步别怪我不客气!”

“还敢冒充官差,拿下!”

“竟敢冒官,打死你个胆大包天的龟儿子……”

关捕头和姜六是有备而来,气势汹汹,人多势众,二三十号人挥舞着棍棒一拥而上,来自云南的几个官差和周知县的几个长随顿时被打得满地打滚,茶帮的那些个脚夫不敢不听衙役号令,老老实实蹲在地上不敢乱动。

李得富吓得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坐在船舱里。

周二爷也吓懵了,傻傻地看着关捕头和余有福掀开帘子钻进船舱。

“这不是李记铜锡行的李掌柜吗,大晚上您不在家好好呆着跑这儿来做啥。”关捕头把他揪到一边,又一把抓住周二爷的肩膀:“你是何人,有没有户口牌?”

“我……我……”

“为啥子我,爷问你话呢!”

周二爷缓过神,急忙摸出一把碎银:“这位差爷,我是从贵州过来做买卖的生意人,白天没空,就约李掌柜晚上来船上谈买卖,没想到还惊动了您。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您拿着。”

“谈生意,谈啥生意?”

关捕头正准备揣起碎银,余有福突然抬头道:“关班头,他们谈的可不是一般生意,这些全是铜,铜锭上还有衙门官戳,全是官铜!”

“官铜!”

“嗯,不信你看啊。”

“你个龟儿子,竟敢倒卖官铜,还想让劳资睁只眼闭只眼,这不是想连累劳资想要劳资命嘛!弟兄们,再进来几个,把这两人拿下!”

……

韩秀峰不光没上船甚至没去江边,就这么站在高处,一直等到关捕头让猴子来传话。

人赃俱获,韩秀峰终于松下口气,跟猴子交代了几句就带着潘二直奔朝天门。

朝天门瓮城有个小公房,之前的几任主簿把这儿作为官署,现在的这位陶主簿拖家带口上任,在这边既住不下也不方便,所以才去大熄灭池租民宅住。

摸黑赶到翁城,陶主簿正端坐在堂上挑灯夜读,他家老仆赵伯站着一边伺候。烛光晃动,要是换身行头,边上再搁一杆大刀,乍一看真像关公。

听见脚步声,看清来的是韩秀峰,陶主簿立马放下书问:“老弟,事办成了吗?”

“成了,人赃俱获。”韩秀峰也不客气,一屁股坐到公案左侧的椅子上,接过赵伯端来的茶,强按捺住兴奋微笑着说:“这次的运官胆子可不是一两点大,竟整整调包了一船滇铜,估摸着有三万斤。李记铜锡行的掌柜胆子也不小心,不但敢买还一买就是上千斤,结果被我们逮了个正着,查获银票一万两千两!”

千里为官不就是为了银子吗,陶主簿乐得心花怒放,急切地问:“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