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厉兵秣马(3 / 4)

影响不了楚国对黔中郡的统治。

但怎么说也是战争,而且烈度还不大,虽然会死人,但不会死太多人,正好用来磨练新兵。

现在这两支禁军已经被分散到了地方,在蓝照云和李良的带领下,分别在黔中郡的南北两边进行剿匪练兵。

月余时间下来,已经小有成效,清剿了地方上数千的叛贼夷人,很是锻炼了那些新兵。

而剩下两支老兵为主的禁军,也被陆渊集结整训,准备作为这次随自己出征的主力大军。

有这四万老兵跟着,再加上自己绝强武力,哪怕对面有着十万大军,他也有信心一击而破。

……

正当楚国各地为了新的战事开始忙碌的时候,陆渊也在繁忙的修炼和政务之中,抽空接见了南海国的使者。

“外臣拜见楚王。”

南海国的使者是一个富态的中年人,看上去像商人而多过像江湖人和官员。

实际上,也正是如此。

因为南海国的前身南海派,本身就是一个依托于海贸,而逐渐兴盛的江湖大派。

在南海派内,几乎每一脉长老门下,都有大量的船队产业、商贸收益,不然怎么养得起门中上万弟子。

对南海派来说,你想成为高层,可以武功差一点,但绝对不能不会做生意。

不然就没钱,没钱也就没人跟你,没有人跟你,话语权自然也就弱了。

须知练武也是要花钱的,而且是花大钱。

“起来吧。”

陆渊收回了打量的视线,心中稍有些底后,出言问道:“使者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在二月中旬的时候,南海国就派来了传讯使者,告知先王严望秋薨逝之事。并说明了如今继任南海王位的,乃是先王第十三子,信国公严百泉。

当时收到此讯,陆渊已经派使者前往南海,表示哀悼。

而今才过去一月,南海国就又派使者过来,其中之意,值得深思。

下方那位南海使者,面对询问,恭敬回道:“回大王,外臣此次前来,乃是奉我王之命,与大楚重申旧好,订立盟约。”

陆渊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意味难明的笑容,饶有兴致道:“是吗?那不知南海王准备如何重申旧好,又想与孤订立何种盟约?”

早在十年前,当初与严望秋、苏玄歌初定盟约之时,他们三家就约好,有后两者资助陆渊,而陆渊则为后两者提供武力庇护。

三家一起共同进退,抵御外敌。

自盟约订立之后,尽管三人之间有着种种心思龃龉,但对于盟约的各项条款执行,却是没有半点折扣,始终遵守的。

不过在紧密的盟约,也终有破裂的一刻。

在此前楚国、苏国相继独立,各自改号建元之时,南海国虽然履行了盟约,跟着一起对抗了宁国。

但等事件结束之后,南海国却没有跟着一起改号建元,反倒依旧尊奉宁国的建武年号,以金陵朝廷为正统。

从那时开始,三国联盟间,便出现了第一道裂缝。

三国盟约里,也出现了第一个违背者。

接着就是神武四年的时候,苏国内乱,国内被破坏的一塌湖涂,无力再支付援助给陆渊的两百万两银子,一百万石粮食。

但此事苏玄歌已经跟陆渊沟通过,而陆渊也已经同意,近几年苏国可以暂缓援助。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也不能算是违约,至少不能算是完全违约。

但从那时起,三国盟约其实也已经半实质性的,走向了破碎。

然后就是今年了。

按照盟约规定,苏、南海两国,要在每年正月,向楚国输送援助的钱粮物资。

可时间就巧了。

就在今年,严望秋死的正月,原本南海国应该送来的援助钱粮,并没有送到楚国。

原本考虑到严望秋刚死,南海国那边乱成一团,没有一个主心骨,所以暂时忽略了此事,没人来办也能理解。

可到了上次二月中时,南海国内已经选出了新主,而且新主即位已经有一月了,朝堂上也已经初步稳定了下来。

但在那次出使楚国,面见陆渊的时候,南海国使者除了告知严望秋死讯,还有新王即位的消息外。

对于原本应该履行的盟约义务,却没有提半个字。

那原本应该送来的三百万两银子,两百万石粮食,就仿佛不存在一般,被刻意的忽略了过去。

而也就是在这时候,就在不久前,陆渊收到皇城司的急报。

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时,在南海城王宫内,新任的南海王严百泉,正式接受了金陵而来的使者册封,在那位建武天子的授予下,成为了宁国体系下的藩属国。

南海国成为了宁国的藩属国!

这个消息传回来时,陆渊只觉得受到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