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剑吼西风,大争之世(2 / 4)

有何用!」

浮云山半腰,纪渊理清楚来龙去脉之后,颇为无奈地收起杂念。

对于钦天监无端端为自个儿扬名的莫名举动,他也就暗自腹诽几句,并未过于介怀。

这位年轻千户其实想得明白,虽然树大招风不是好事,可当木秀于林的时候,总免不了遭受各方注视。

况且,韬光养晦四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却不适应那些没什么出身的寒微门户。

自古以来,只有世家豪族、宗室贵胄之人。

才能默默地等待时运、时机,保持坚忍、深藏城府。如同龙游浅滩,最后积蓄力量,从而一飞冲天!

这是生来与众不同的非凡之辈,方才可以玩弄的手段!如若换成纪渊这样的辽东军户,孟长河那等的佃户之子。俗世洪流,想要出人头地已经是千难万难。

又凭什么去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反正走到这一步,任凭六大真统悉数出动,兵家大材万般不服!我难道还会怕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切皆凭本事决出高低!真要撞到几个幼凤榜上的天骄种子,倒也不错。

正好做我砥砺武道的磨刀石,增添气数,铸成玄兵!」

纪渊思绪起伏,待到此念一定,顿觉心意畅快,通达圆融。就连四肢百骸滚动的精纯内息,霎时间都变得活泼许多。正如杀生僧之前讲过的一样,他这衣钵传人的心思。

实则极其之重,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杀伐决断,干脆利落。

很是欠缺几分少年郎的狂态与意气,宛似一团裹入寒冰的滚烫炭火。「山道之旁,张弓射杀大宗师.....监正真能胡吹大气。

临济大师、与他先后出手,却是只字不提。

难怪北镇抚司的小旗、缇骑,敬我如敬神!

这等事迹,好比沙场之上,小将单枪匹马破十万大军。甚至还要夸张!

毕竟,古今三千年,

谁也没有听说过换血三重天逆伐大宗师......再加上钦天监正亲口钦定,天运子这下成我的踏脚石了!」

纪渊勾动皇天道图,映照自身气数,发现那顶七旒宝冕,贯玉叮咚作响。经过钦天监的推波助澜,那份正册遍布天下。

此时的他,俨然一举登顶幼凤榜首,声名轰传景朝。浓烈的禄命丝丝缕缕,层层叠叠。

不断地交织缠绕,落向象征封王的宝冕。

好似要凝聚出连串五色玉珠,再添两道垂旒!「

看来这一场榜首扬名......也不是全无好处。

我能感觉到天地之间的气数,像是主动汇聚过来一样!放在命书之中,这叫做'大势!」

纪渊眸光闪烁,暗自思忖。

古往今来那些大势加身的枭杰豪雄,无不是气运浓重,横扫披靡!也就是所谓的「老天爷都帮忙」,深得人道垂青。

不过大势浩浩荡荡,却只能顺流而行,无法逆势而上。

一旦受到挫折、吃了败仗,本身气运就如江河直泻,再难聚拢回来。因此也不乏身负天命的雄主,仍然饮恨而终的例子。

载于史册最为出名的一桩,便是扛鼎霸王与大炎高祖之争。前者为名将后代,天生神力,体魄强横,足有万夫不当之勇!被誉为「千古无二」!

尤其是兵家形势之术,运用得出神入化。

驱使百万甲兵纵横驰骋,如大风叱咤席卷四野。

所以,尽管霸王兵败身死,自刎乌江,并不为人称道。可是放在兵家武庙,地位却是极高。

「所以,想要拿住这份大势,不被反压过去.....只可大胜,不可大败。」纪渊收敛庞杂心思,抬头望向站在凉亭外边,神色恭敬的张奇山,声音淡淡道:

「带路吧,让我好生瞧瞧那座【日照天门】的风水地。」

张奇山挥手撤去纸人纸马,右掌一翻,取出三根线香,将其用火折子点燃。

口中喃喃自语,念诵摸金一派的'寻龙诀'。

飘散出来的袅袅烟气,凝而不散,笔直没入莽莽林中。

······

这部三千年新史,论及疆域之辽阔,自然要以大炎、大盛为最。炎武、盛帝这两位,都曾完成过辟土十万里的宏伟功业!

将那些甘愿被四神驱使,受到虚空侵染的化外蛮夷,打得几乎灭族。要知道,庆皇未曾一统六国之时,人族四分五裂,气运难以聚拢。

甚至被异族当成两脚羊,如牲畜般对待,随意宰杀凌虐。幸而有庆皇鼎立人道,缔造王朝,这才开辟一方人族家园。自此之后,每一座人道皇朝,皆会以开疆辟土为重任!

等到大景这一朝,圣人重整山河,将百蛮逐出中原,设立九边重镇。定下的目标,便是在当下的疆域之上,继续辟土三千里!

可惜自从圣人闭关静修,不再临朝后,这份功业进度就搁置下来。于今过去六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