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罐子破摔
腹诽归腹诽,问题总得想办法解决。
还好这是台5米多高的小型机甲,而且老头子只说修好没说把外壳和外挂装甲什么的给装上,所以查出问题修复好让它能动就行了,只要不是引擎系统或承重骨架之类的损坏,肩挑手抗也不是没可能。
没用云梯,林恳直接顺着半跪于地的反关节机械腿爬进座舱,时隔数月再次走进这里,他不禁感慨万千。
座舱的布局大同小异,但动画片里那种舒舒服服的坐在椅子上手握操纵杆脚踩大油门的布局是不可能出现的,那种座舱只适用于战机等常规载具,能做出各种如人一般灵活的超常规动作的机甲是绝不可能的。
绝大多数机甲座舱采用的都是人体拟态系统,配以专用操作服读取驾驶者的身体动作和语音指令,转化为数字讯号后通过背部的主传感器和四肢、头盔等辅助传感器将信息提交至机甲主系统,再由主系统识别分派至对应的子系统和相应部件,从而使一台几十吨甚至几百吨的钢铁怪兽做出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灵活动作,操纵杆和控制台只是辅助工具。
若是仅靠常规操作台进行操作,那么除非提前编
写好各种动作指令,否则这台钢铁怪兽不会比装甲车灵活多少,而且那样的机甲动作会很死板,手动输入指令也远不如人体拟态高效和便捷。
根据林恳所知,机甲大致可分为三类。
高度在5—10米之间的统称为小型机甲,10—30米之间的统称为标准机甲,30米以上的称之为大型或巨型机甲。
各级机甲外形千奇百怪,但操作模式基本相同,就算最另类的兽形机甲也是如此。差别只在于主系统会将你的行动信号自动解析为四足模式,不会真的让你趴在地上像狗一样嗷嗷乱跑。
各级机甲的座舱差异在于拟态系统的结构布局,比如林恳眼前的小型机甲,5米多高的身材限制了座舱的大小,所以采用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人机同向布局,既无论机甲处于什么姿态内部人员都会与机甲保持一致,缓冲系统也因为空间的限制而相对简单。
此外,小型机甲的动力、武器系统、外挂装甲及护盾力场等也不如标准型和大型机,不过它也有它的优点。
体积小重量轻动作更灵活,小型机经常被用于狭隘空间内的突袭、巷战及维护区域治安等工作,正面战场
上比较少见,出现了也是炮灰一类的存在。
而标准机甲和大型机甲因为座舱空间充足,所以对机师的保护也更全面。它们不但拥有更完善的缓冲系统,拟态系统也增加了万向仪。
从外表看万向仪就是两个或三个套在一起的同心金属圈,有点类似天朝古代的天象仪。当机甲遭遇动作失衡,比如连续翻滚或大角度急转,机师接受到的全景画面会随着机师的身体一起偏移,在它的帮助下进行变向缓冲。
虽然视觉与身体的感觉差异仍会让人产生晕眩感,但比起瞬间严重过载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些许晕眩无疑要好上许多。
除了匹诺曹完全开启的先驱者以外,一般人在没有操作服的情况下是无法发挥机甲的全部性能的,只能像开常规载具那样进行一些简单的移动。
林恳自然没有操作服,不过他也不需要。他是来修的又不是来开的,只要能让这玩意儿启动起来就行。
座舱仍处于拟态模式,林恳找到操作台拉到面前,输入指令将座舱改为待机/行进模式。
一阵微弱的电机声后,拟态模组拼合成了座椅的模样,林恳翻身坐了进去,启动机甲快速预检系统,确认
引擎完好不会爆炸后按下了启动开关。
舱外传来一声气流喷射的哧哧声,随后变作微不可查的嗡鸣。两手握住操纵杆往后一拉,系统嘀嘀的报警声中半跪于地的机甲狠狠的哆嗦了几下,就像个快被尿憋死的人一样,但仅此而已,并没有如他希望的那样站起来。
“就知道会这样。”
嘟囔了一句,林垦拉过控制台启动了全面自检。
数据流如瀑而落的背景下,一项项检查迅速完成。当最后一项检查也变为正常的绿色时,林垦不由咬了咬牙。
老东西果然够狠,让毫无经验的他去修一台坏掉的机甲不说,这堆破铁的毛病自检系统竟然还检查不出来!
这怎么修?
林垦犯愁。
他是机师,不是工程师,身为先驱者时每次出任务他都是只管开不管修,因为“系统”会“自动刷新”。
现在“系统”没了,他被个老不死的以死要挟“手动刷新”,可是自检都检查不出来的毛病显然也不是一般工程师能处理的,让他来就更不可能了。
怎么办?
想了半天,林恳唯一能想出的办法就是把所有零件都重换一遍。可那样不是维修而是翻新,且不说这里有没有那么多材料,就算有工程量也显然不是短短3个小时能够完成的。
苦恼中,舱外传来脚步声。
林恳拼命忍终是没能忍住,探头一瞧果然是老布里,依然一脚皮靴一脚拖鞋,嘴里叼着烟走路晃悠悠,只不过身后多了点东西。
这老货竟然拖了条裹尸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