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1 / 3)

辛念薇今年三十五周岁,二十二岁的时候结过婚,有一个女儿,但前两年离异,女儿随前夫生活。

如果只看这些,她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尽管生了小孩,但因为结婚早,三十多岁还算不上中年,可助理这个职务需要在任何有可能的情况下往外跑,严格来说没有下班时间,所以简梦菡才会定下三十岁以下这个要求。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通常体力更好,再找个耐心比较足的,才有可能在她身边长久的做下去,不然整天被她这派一点任务、那做一点事情,体力不行且耐心不够的人要不了多久就能被过度劳累或者烦躁的心情拖垮。

不过太过年轻也不行,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孩子青涩的很,还需要在社会打磨一下,知道世界到底有多残酷之后才能着重培养。

简梦菡不介意公司多收一些毕业生培养,一毕业就在一个地方长期工作的员工对于企业会有更高的感情,特别一直以来工作环境都不错的情况下感情度就更高了。

只要康湖店能开起来,她就会另外成立一个人才培养中心,以后她率先挖来的人也可以在这里熟悉公司的状况。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儿了,现在她需要一个成熟的助理,时间不允许她的助理还要经过额外的培训,面试成功之后立马就能上班才是她想要的。

在这种情况下,猎头给她找的好几个人选都有些差强人意,属于那种要真聘用了也没什么问题,但确实不太完美,有些事儿处理起来可能会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

这年头国内还不流行全能型的助理,一般情况下助理只需要处理一些琐事,不太能介入到工作流程当中,像孟正谦这样帮区域总裁解决诸多事务的比较少。

她要么只能选择将就,等以后把新人培养起来接班,要么就只能从国外挖,而辛念薇就是在这时候被猎头找到的,或者说,是她找到了猎头。

辛念薇现在的经济状况不太好,她想尽快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

按照职能来说,猎头是为企业服务的,但实际上猎头也可以为一些高级人才寻找合适自己的岗位,不过不管谁先找的猎头,酬金大部分时候还是由企业支付。

本来因为简历不符合要求,猎头方面一开始根本没想把简梦菡助理这个职位推荐给辛念薇,是辛念薇自己看到了,并且得知简梦菡面试了好几个人都没找到满意的,才让猎头转交她的简历,想面试挑战一下。

而简梦菡之所以同意,也实在是对方的简历简直亮瞎眼。

辛念薇没有名校学历、没有大集团的工作经验,甚至没有当过助理,之所以履历差点都会自体发光,完全是因为对方以前也是开公司的,还是制药公司。

这实在是出乎意料,简梦菡也不打算掩饰对这方面的疑惑,一上来就询问了关于这个公司的事儿,“如果你曾经是一个公司的老板,那么为什么会出来找工作?”

尽管那个公司的名字她根本没听过,应该是一个小公司,不说每年的盈利多少,甚至可能是亏本的,然后再怎么样那也是一个公司的老总,听着体面多了。

做生意当老板久了其实是有“瘾”的,国人大多也比较重面子,从老板变助理,要是被以前的熟人看见,可能会非常尴尬。

对于这个问题辛念薇并没有丝毫难堪的感觉,她既然把这段过往写进了履历,就不怕别人问。

“那个公司从我离婚之后就属于我前夫了......”

这句话一出来,简梦菡下意识的眯了眯眼睛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情绪,简历上明白写着那家制药公司是由辛念薇亲自创办的,不然她不会给辛念薇面试的机会。

然而真是那样,又怎么会在离婚之后变成前夫的?

兴许也是猜到了简梦菡的想法,辛念薇没有停顿的讲述了前些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种种。

八十年代有一场非常著名的出国潮,那时候有非常多人用各种正规或不正规的手段出国,目的地大多是美利坚。

那时候的人们认为美国科技先进、福利完善、生活舒适,最主要的是,钱赚的多物价还低,换成外汇寄回国,全家老小都跟着吃香喝辣。

不过实际上,抱着发财梦出国的许多人生活都很艰难,特别是夫妻其中一个出了国,没过多久可能就杳无音讯,长期分居给配偶和孩子都带来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

辛念薇就是那时候移民的,不过她父亲本身是牙医,在英国属于热门行业,移民时得到了政策扶持,这才得以带着一家三口全部移民。

由于父亲从医,辛念薇大学时也学习了医药相关的专业,学成后回国,拿着多年积蓄——也就是她父亲给她的启动资金——开办了一家小型制药厂。

国内的药品检测与上市比较严格,但因为辛念薇生产的大部分是外用药,本身并不容易造成什么意外,发展的也还算顺利,尽管没有明星药品,每年的盈利依旧不低。

她是有想要创造一个知名药品出来的,但药物研发这一块需要投入的研发资金非常高,这和她是不是医药学出身没关系,光是研发器材和研发人员就很昂贵,而且研发时间也长,她得盈利好几年才能存够本钱开启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