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1 / 2)

于是很自然的,简梦菡被院长叫去谈话了。

她收到样刊的时间要更早一些,今天上午就已经把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文章都看了一遍,只能说她猜测的半点没错,和她那篇从标题开始就吸引目光的论文相比,其他人都以保守为主。

或者说,那些人是真正单纯的在分析经济态势,而她的目的更复杂,这才让她的用词稍微激烈了一些。

毫无疑问,她的论文绝对是其中最出彩、也最能够引起争议的,被院长知道之后叫去谈一谈是正常状况,只是这个谈话比她想象的要早很多,她还以为最少要等这一期杂志开售之后好几天学校才能知道这件事儿。

现在看来,院长肯定提前得到了消息,经济圈比她想象的要小,他应该和杂志组里的什么人认识,多半还是高层,不然重要稿件不可能就这样轻易泄露出来。

尽管猜不到院长的态度,简梦菡去院长办公室的路上倒也没有多不安,还是那副让人看了就觉得是刺头的模样,只是在见到胡冠宇的时候多了一个弯腰鞠躬的动作。

在没见到人之前,胡冠宇一直在对简梦菡其人的形象做着假设,从名字看是女生,首当其冲的就是学习成绩好的乖乖女形象,可联想一下文章内容,他又觉得不太对。

不是说乖乖女就没办法拥有开阔眼界和大格局,只是字里行间充斥着的嚣张劲儿,总感觉和单纯的好学生之间有股不可言说的违和感。

乍一看到简梦菡的真正形象,他莫名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感觉,那篇文章所散发出来的气质似乎就应该是这样。

胡冠宇其实挺欣赏简梦菡的,且不论文章的内容到底有多少价值,在国人普遍压抑的年代,能勇敢的抵挡外界目光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甚至不惧权威往《经济人》那样的杂志投稿,怎么也不该是被指责的行为,他还没那么老古板。

但要说一顿夸奖他也做不出来,现在回想起文章内容他还觉得脑仁疼呢,这次找简梦菡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只是想单独探讨一下她文章中的论点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而已。

作为一个老经济学家,胡冠宇虽然没有留过洋,可对如今的世界形式依旧有很清晰的认识,更别说国内了,他经常和同窗以及毕业的学生们交流信息,分析经济趋势已经成为日常,就算这样,简梦菡文章中的一些观点依旧让他有想要讨论的欲.望。

尽管他已经有种就算讨论也讨论不清的感觉。

等简梦菡在位置上坐下,也没有什么铺垫,他直接切入了主题,“我今天找你来呢,是为了经济人杂志的事儿,你前段时间给经济人投了一篇论文没错吧?”

不等简梦菡回答,胡冠宇就没有停顿的又问:“你认为港城对于大陆的经济没有带动作用?”

简梦菡也不介意对方的急切,承认了这种听着有些大逆不道的说法,“没错,不止是港城,如今的亚洲四小龙在我看来带头作用都很有限,不论是港城、韩国、琉璃岛还是新加坡,它们的国土面积都很小,如果不在以后改变发展计划,注定了会陷入瓶颈期,未来大陆的经济未必比不上它们。”

“而且港城刚回归,国家一直在注意原生民众的心情,为了他们都可以有一国两制,都可以不改教材,让他们带动大陆经济,指不定有多委屈呢。”

简梦菡这话说的可是真诛心,国家的决定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刚回归照顾一下港城也无可厚非,甚至还是必须做的举动,到这姑娘嘴里怎么听着就这么怪呢。

听起来她意见还挺大。

98年的大陆经济还处于真正的发展中阶段,很多民众对于自己的国家是很没自信的,就算现如今出国潮弱了,那也只是很多人清楚的知道出国当二等公民还不如在国内过得好。

这种迫切需要获得认可的状态一直到08年燕京奥运会才彻底迸发出来,也许一个国家慢慢挺直脊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向世界展示自我的耀眼瞬间永远是最振奋人心的,简梦菡只不过是被振奋过无数次,才有这时代普遍没有的大局自信。

“我相信最终的政策和我想的是一样的,我都能看清的弊端国家也能看清,大陆完全不需要借力,跨过千禧年,这么多年在重工业上获得的钱款都会逐步转移到轻工和新兴科技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在关键时候,依靠港城还不如扶持一些其他城市出来,大陆沿海那么多城市还不够用的?”

尽管早就知道自己这个学生口气大的很,这些话还是让胡冠宇眼皮都跟着跳了两下,这居然还猜测上国家.政策了,也得亏这些话简梦菡没写进论文里,不然又是一个能引起两方人马争执到当场干架的点。

越是聊下去,胡冠宇就越发确定,简梦菡是绝对的爱国党无疑了,一副大陆独自美丽也能发展得很好的模样,他都不知道这种强大到令人侧目的自信是哪里来的。

结合那篇文章里的论点,简梦菡认为,短短几年间就足够国家的基础建设完成大迈进,就算是一直看着国家在越变越好的胡冠宇都不敢下这种“军令状”。

“所以你觉得,重工业已经没有发展前景了?”

对于胡冠宇的这个问题,简梦菡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每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