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羲作为老一辈的人物,刘封其实并不熟悉,他之所以有着一番断论,是诸葛亮说给他听的,对于朝中这些老臣的情况,诸葛亮自然也要说给刘封和姜维等人知道。庞羲本为议郎,但朝廷在李傕和郭汜等人的乱战之下,早已经名存实亡,皇帝尚且自身难保,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朝中大臣朝不保夕,侍中马宇、谏议大夫种邵等都被
杀死,庞羲在这种时候,早已如同惊弓之鸟了。而在当时,中原战乱四起之时,人们纷纷南下荆州避难,益州也是避难地之一,司隶、冯翊、扶风三辅数万家避乱入蜀,号称“东州士”,法正、董和、邓芝、孟达均为避
乱入蜀之人。此时恰逢刘焉留在长安的剑刃遭难,庞羲在这个时候变卖家产,保护刘焉子孙入川,也有迁往益州投奔刘焉的意图,而凭借旧时交情与营救之恩,庞羲也正如他所料,顺
利成为刘焉帐下重臣,并且成为东州士族集团的领袖之一。
等刘璋成为益州之主之后,与张鲁结仇,庞羲奉命抵御张鲁,却是屡战屡败,很多人都认为庞羲此人虽在才学上有所名气,但对于军事方面其实一窍不通。
但诸葛亮却并不认同,他和刘备等人的观点基本一致,庞羲在巴郡之时,郡县祸乱丛生,其对于治理民生也是漠不关心,根本不会体恤百姓。而庞羲虽然屡次兵败,但巴西一地却从未被张鲁攻占过,说明他足以抵挡张鲁之兵,并非不通兵法,甚至有过拥兵自重的想法,说明他害怕刘璋狡兔死走狗烹,足见心机
之深。
而在刘备入蜀之后,庞羲见大势已去,不做抵抗便投降归顺,正如张松所说,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并非良臣。
刘备之所以能看透这一切,却又能重用庞羲,一来是因为庞羲的身份极其重要,此时的东州士族已经基本立稳脚跟,刘备刚得益州,本地人心不附,急东州士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也正是看中了庞羲此人的投机和城府,庞羲的所作所为,都是以自身和家族利益为重,并不是真的心系汉室,更不会为民谋利。但这也有他的好处,只要能保证他的利益,便能够出全力,所以当刘备妥善安置庞羲家人,分置田产之后,庞羲便死心塌地地辅佐刘备,进位汉中王之事中,更是功臣之
一。庞羲刚才一席话,虽然说得含糊其辞,只是为了置身事外,以他的心机和老辣,肯定早在半月之前就已经猜到刘朝和刘果心怀不轨,却偏偏在刘封出现在益州的消息传出
,才来告知费祎等人,可见他一直也在暗中观察,分析局势。
谁都清楚,刘封的决策和态度,才真正决定这个乱局的结果,庞羲在某种意义上,还是选择了支持刘封。
“庞伯年倒真是消息灵通呐!”谯周在一旁有意无意地感慨了一句。刘封所知道的这一切,其实在场的众人也心知肚明,成都城全城禁严,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早已经与外界隔绝,刘封到江州的消息才发出不到五天时间,庞羲便闻讯赶来
,手段可见一斑。朝堂之上,权力之争根本无法杜绝,刘封最为不惜,对于这些人的心机,他只能充耳不闻,对刘敏吩咐道:“马上派可信之人暗中监视刘朝和刘果,有任何消息,千万不能
惊动他们,只管前来汇报。”
刘敏前去安排,刘循也随后便到,刘封继续暂时回避,费祎精明得向一头老狐狸,提也不提刚才庞羲所说之事,先问的却是刘阐在交趾的情况。
刘循显然也十分警惕,忙答道:“舍弟起兵,定是被孙权蛊惑,如今大汉振兴有望,一半疆土纳入掌中,同为刘氏宗亲,又岂能相互攻伐?在下愿亲自写信劝说于他。”
费祎点头笑道:“将军能识大局,为汉室着想,可为国士。”
“惭愧惭愧!”刘循连忙抱拳,勉强一笑,叹道,“汉室兴,则刘氏兴。汉室大振,乃是皇室荣耀,吾等忝为皇室宗亲,虽不敢妄言光宗耀祖,却也不敢再贻害添乱。”
谯周在一旁喟然道:“若是汉室之后,都能如将军所想,又怎会有今日之乱?奈何还是有人不明局势,为权欲所害,终究自取其祸,还累及族人,罪莫大焉。”
刘循眉头微皱,抱拳道:“如今家父已仙去,舍弟在东吴并无亲邻,吾当写信劝降于他,待他明悟大事,自会归顺。”
“有将军书信,南中隐患可暂除也!”董允点点头,言道,“此番请将军前来,却并非为南中之事。”
“并非为此事?”刘循脸色微变,疑惑地扫了一眼费祎等人,皱眉道,“却不知还有何事,需要在下相助?”
“其实也并非难事,”费祎言道:“如今北地王被困在永寿宫,吾等屡次派人去查探,却始终有去无回……”
“竟有此事?”刘循吃了一惊,嘴巴微皱,似乎不可置信。
费祎苦笑道:“正是如此,所以才请将军前来,请将军手画一份永寿宫地形图,也好再做打算。”
“原来如此!”刘循点点头,言道,“永寿宫本为刺史府,这倒不难,只是十几年过去,却不知道有无变化。”
董允言道:“不妨事,将军尽管画出走廊要道,各处房屋即可。”
“好!”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