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国蹶行(1)(3 / 4)

黜龙 榴弹怕水 3497 字 2023-04-06

对东齐那宛若“东夷五十州”的行政界限,给强行复古组合的,并不匹配现实状况。檪

“主要是渤海太大了。”崔肃臣难得开口。“民政文书、行政条令,往往回复的都慢,比东境几个州郡都差一层,确实没必要留这么大。”

张行点点头,心下了然。

这肯定不只是渤海本身过大的问题,也有太守郑挺的水平问题,这厮作为当年建帮时第一批文官,能在所有人中被挤到最后担任这个太守,本身就说明问题了,而崔肃臣是素来不愿意掺和这些事情的,陈斌能将他拉出来,就更说明问题了。

“那渤海怎么分呢?难道要一分为二?”一念至此,张行不免好奇。

“那倒不至于。”陈斌正色道。“我们的粗浅方案是将渤海马脸河以南数县与登州北部,外加齐郡一个县合并为一州……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大河出海口,便是此地百姓,也多是两岸往来的,文化风俗类似,而少有南北差异。”

张行连连点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了,面积什么的也合适。

“只有这个准备吗?”张行继续来问。“分割一个郡来,便能安抚人心。”檪

“还有一个,是崔分管的意思,他说自己总揽机要文书,实际上是管着多份工作,别的倒也罢了,民部、刑部,这两条总是该分开,术有专攻的,应该引出来一个,交与他人专责。”

张行点点头,这也是无话可说的。

实际上,别的倒也罢了,所谓官僚机构的进展,无外乎就是专业化和官本位化,只要往这个方向走,那大略就是没问题的。何况,这都不算是改革,因为大魏已经有三省六部的雏形,也有了府兵制往募兵制的过度尝试,而黜龙帮一开始本身也是仿照着这个走的……只是地盘小,军务优先,使得一些东西没必要太早摆出来罢了。

现在摆出来,也不会有人觉得奇怪。

“军事上增加准备将一层;地方行政上加一个郡;行台这里加一个民部分管……”张行计算了一下。“倒不是不行,应该能让内部的人心稍得安抚,实际上,我倒是觉得,分管没必要局限住,只要是专业的、有用的,都可以设置,比如说我们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徭役,因为需要随军民夫跟地方水利维护,这个也是可以单独立出来的……不过,暂时不说这个,这个民部分管和这个太守,你们有人选吗?”

一直没吭声的窦立德陡然醒悟,这才是这些人搞突然袭击的原委,事情本身没问题,尤其是一个分管还是崔肃臣让出来的,更显得了不起。

但问题在于,这些人,不管是作为事情的发起者,还是所谓行台内里人,总是可以获得这个随后的、顺其自然的追问的。檪

这才是关键。

但是窦立德没有办法,甚至没法插嘴,不只是因为陈斌搞突然袭击,更是因为他窦立德手上没人,他的小圈子里没有这个级别和资历的头领可以上位。

这是阳谋。

“民部分管的话,颇有几位做得不错的县令,或者干脆问问其余几位郡守愿不愿意来……”陈斌脱口而对。“包括几个归乡的地方官,也都是无妨的。”

张行脑中闪过一人,立即点头:“我先问过一人,他若是不同意,再按照这个想法挑人……新郡郡守呢?”

“程大郎如何?”陈斌图穷匕见。

张行当即失笑——这些人是见他这些天面色不佳,然后估计是从猜到或者从阎庆那里问到了某种可能性,所以在这里等着呢。檪

而窦立德此时也瞬间恍然,却也上前一步,表达了支持:“我觉得程大郎挺合适,他为人老成,对民事政务都在行……便是首席觉得他不好在本家那里担任郡守,让他跟平原或者济北哪里互换一下又如何?”

张行回头看了眼刚刚跟自己视察了牛马营的窦立德,那里因为下雨而流失牲畜粪便、草料受潮,这种事情报上来,陈斌这些人不是不懂它的重要性,但基本上不会亲自去视察的,但是窦立德夫妇却是可以跟自己一起去粪堆旁看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吃苦耐劳,算是帮内少的敢去沉底的人,却也有他的私心。

甚至,窦立德几乎算是这些人中私心最大,或者说是最不擅长遮掩的一个了。

刚刚这厮一直不说话,是因为那两个职位他够不着,而现在他说话,是因为程大郎一旦出任地方,程大郎的营头就会空出来,就会有头领能升大头领,也会有人能晋升头领领兵,他的小团队能在这里面吃上一口。

这点心思,瞒得过谁?

不过,他不准备因为这个就起什么逆反心理,因为这些人多少是做事的,多少是一边干正事一边顺手考虑私心的,与之相比,程大郎的做派越来越让他张首席不满加深。檪

张行不信如程知理这种精细人会没察觉到自己的不满——之前自己鼓动所有人去祝贺,然后等到程知理真的结婚了,却既无礼物也不登门。

结果一直到现在,也不见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