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鱼儿上钩了(2 / 2)

从邵氏到嘉禾,他监制了大量的武打电影。

杨叶的剧本之翔实,实在是他生平仅见。有了这个剧本,哪怕是找一群新手,也能把电影给拍出来。

而且剧本里提到的场景调度,机位摆设,动作设计,无不透着大师风范。

何冠昌很难相信,这居然是一个年轻人弄出来的东西。

可如果不是他,又能是谁呢?

何冠昌敢说,哪怕是找遍全港,也找不出这样的高手。

难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就是传说中的天纵之才?

何冠昌几乎可以确信,杨叶就是嘉禾的救命稻草。

如果杨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何冠昌有一百种办法坑下他的剧本,巧取豪夺都不叫事。

但杨叶偏偏已经名满香江,这时候,他的那些招数就不管用了。

杨叶作为一个年轻人,能闯出这么大的名头,自然是有几分真本事的,何冠昌也不敢轻视于他。

所以,他啥也不说了,张口就问道:“你要多少预算?”

杨叶说道:“因为我没有这方面的从业经验,所以具体需要多少钱,还不好说。不过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至少要两百万。”

何冠昌一愣:“要这么多?”

杨叶解释道:“这部电影我需要搭很多景,比如少林寺的山门,塔林,都要进行一比一还原。我们还要去台湾取景。另外,电影里的十三棍僧,主要反派,都需要有真的功夫在身,我准备花三个月的时间对这些演员进行专门的训练……”

杨叶一项项说下来,何冠昌越听越是心惊,杨叶对这部电影的要求之严格,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

何冠昌在邵氏的时候,十天半个月就可以拍一部电影。

到了嘉禾,虽然制作更加精细,也不会超过两个月。

按照杨叶的这个搞法,何冠昌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胡金铨,那可是一部电影能拍四年的神坑啊!

何冠昌不由得有些犹豫起来,问道:“多久能拍完?”

杨叶笑道:“我已经完成所有的分镜头剧本,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一边召集演员进行集训,一边制造服装道具。三个月的时间完成所有前期准备,便可以开拍。我们的拍摄只要对剧本进行还原即可,不走弯路,不浪费镜头,可以最大程度节约时间。整个制作周期我定为……八个月。不出意外的话,年底就可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