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北上与南下(2 / 3)

雷》口碑不如《家在珠江》的原因。

《大地恩情》是最伟大的港剧,只要看过的就会知道,其艺术价值,现实意义,都不是《上海滩》那些港剧能比的。

它用白描式的手法展现了近代中国的血泪历史,既悲悯,又亲切,有鲁迅遗风,意义十分深远。

可惜的是这部电视剧没有被内地引进,所以影响力局限在珠三角一带。

不过,八十年代有一种电视截屏的小人书,《大地恩情》就靠着这种小人书传遍了全国。

许多远在大西北的国人,就凭着这些小人书看得热泪盈眶,可见这剧的感染力有多强。

但它的缺陷正在于,它是港剧。

《大地恩情》涉及到的题材实在太大了,要在一部电视剧里讲述中国人的命运,讲述中国人与土地的关系,小小的丽视根本玩不动。

第一部《家在珠江》达到巅峰之后,后面两部《古都惊雷》和《金山梦》就慢慢消退,最后关于上海和香港的两部压根就没有拍出来,这实在太遗憾了!

杨叶希望能够把事先规划的五部全都完整地呈现出来,这甚至不是钱的事,就算亏钱,也值得去做。

所以他极力支持去京城拍摄,而不将台湾封杀的事放在心上。

就杨叶本身而言,他极度讨厌封杀这种事,不管是内地还是台湾,或者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这踏马的就是文字狱,动不动就封杀别人的,全都生儿子没屁眼。

杨叶和夏梦在京城都有些关系,他俩交待了一番去京城的事宜,有麻烦去找谁之类的,这事就算定下来了。

杨叶最后说道:“《大地恩情》在全球二十五国和地区播出,口碑很好,还获得了一座艾美奖。

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看了这部剧都热泪盈眶,甚至起了寻根的心思。因为影响力太大,在泰国甚至被禁播。

能制作出这样的电视剧,在座的各位都应该感到骄傲。

接下来的《古都惊雷》部分,我希望大家能够倾注自己的热血,把这部剧做好,不要让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失望。”

……

说完北上的事,杨叶又提到了一件南下的事。

杨叶道:“现在,南洋的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是马来西亚开始推进‘巫裔化’,成立了国家电影发展局,简称FINAS。

FINAS规定一部电影必须要有70%以上的马来语对白才能被称为马来西亚电影,以华语片作为主要对白的一律被看作外国片。

不出意外的话,在马来西亚称王的邵氏很快就会撤离。失去了马来市场,香港本土又竞争不过我们。我推测,邵氏两三年之内就会完蛋!”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马来西亚当地的电影工业,几乎都是被“邵氏”和“国泰”这两家华人资本所控制。

从30年代至70年代,这两支企业共摄制了近300部马来语电影,更向马来西亚输入了近千部香港电影,规模极大。

马来人玩资本玩不过华人,开始动用政治武器了。

在座的高层平时都关注着自己的一摊子事,听到这番话,都十分惊讶。

杨叶居然一直关注着南洋的事情,并且断言邵氏要完蛋,这眼光实在有点长远。

不过杨叶的推测十分可信,马来西亚局势变化如此,邵氏想不完蛋都不行。

杨叶继续说道:“马来人会拍个屁的电影,邵氏一旦退出,马来市场将会形成巨大的真空。

现在,好莱坞正在全球推进多厅院线的建设,马来西亚这块肥肉他们不会放过。

我的策略是,他们建,我们也建。江经理,下个月你和我一起去一趟南洋,找当地华商合作,将我们的院线推进到南洋去。”

江志强点点头,心情有点小激动,终于要离开香港,去海外开疆拓土了。

不过他却问道:“杨少,既然你认为邵氏会退出,那为什么不趁机盘下邵氏在马来的产业呢?”

杨叶摇摇头,说道:“邵氏在马来的制片厂肯定会被巫裔吞并,我们别说拿不到,拿到了也没用,否则邵氏何必退出呢?

至于邵氏在马来的院线,都是落后的单厅戏院,我也看不上。

马来人都是一群穷鬼,有钱的都是华人,我们要在当地建设的是高端院线,主要做华人的生意,直接把那群穷鬼排除在外。”

众人的表情都有些似笑非笑,看来杨叶十分讨厌那些马来人。

不过话说回来,那群马来猴子做生意做不嬴,就玩损招,谁不讨厌呢?

……

说完马来西亚的事,杨叶又道:“与此同时,大马隔壁的新加坡却在大力推广华语运动,而且他们还成立了新加坡广播局,并从香港挖了不少电视人才。

这件事你们也知道的,比如咱们的王牌编剧梁立人,就被新广挖走,准备赴新加坡担任戏剧处处长。”

大家都点了点头,新广最近在香港动作不小,亚视和无线都有人离职,前往新加坡淘金。

杨叶道:“既然新加坡想学习我们香港的先进技术,那我们干脆就和他们合作。”

杨叶说着,拿出了一份电视剧的剧本大纲,发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