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2 / 4)

“ 唔 , 轻巧 , 舒服 “

与厚实的干层底不同 , 这靴子脚下也垫了一层棉 , 但是带着一股胶底特有的弹性 , 又轻又软 , 着实新奇 。

有人带头 , 众人便纷纷上前选靴 , 毕竟是圣上封赏 , 无人不爱 。

而等忙完公务一天踩雪归家之后 , 众人更渐渐感到这靴子的好 , 竟真的雪浸不湿 。

三日后 , 各大酒楼茶馆 , 杜仲胶底靴已然成为新话题 。

“ 听闻朝中大小相公新穿的杜仲胶底靴雪浸不湿水穿不入 , 不知是不是这样神奇 7“

“ 没这么神奇 , 若是踩入水中 , 除了那一块胶底 , 边上终究会涨透 。“

“ 那也够可以的了 , 平常谁会专门踩水 , 像前两日大雪 , 听闻走在路上 , 胶底还是干爽温暖的 。“

“ 你又知 7“

“ 我大伯家的堂姐嫁了朝中户部典史 , 堂姐夫当日有幸得了一双杜仲胶底靴 , 穿了后喜欢不已 。 堂姐回娘家说了这事 。“

「 这等好物 , 难道只供朝中诸位相公 , 我等就无福用上 7“

“ 应不会 , 听闻那杜仲胶底靴 , 就是城外新建的作坊做出来的 。 你看那么大 , 那么多人 , 何至于只做那几百双靴子 “

“ 那倒是 。“

“ 别想太多 , 即使有 , 也轮不到咱们 。 听闻这几日 , 已经有许多人在打听杜仲幼树的价格 , 听闻这杜仲胶要从三年生以上的杜仲枝叶中提取 , 产量还不大 , 价格定然不低 。“

众人议论纷纷 , 然而各大有门路的大商人已经默默的筹集银两一一三日前 , 他们收到专人传过来的消息 , 府衙中新出的杜仲胶底靴招标 , 仿盐铁专营 , 发行胶票 ,

一时之间 , 众商人为之轰动 。

但事未成之前 , 众商家竟然有志一同的紧紧捂住了消息一一听闻第一批胶票名额有限 , 而三日的时间 , 足够外地的宪商闻讯赶来 。

第一口肉都喂到嘴边了 , 如果他们还吃不下去 , 那真的祖宗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

又十日后 。

“ 喜讯 , 喜讯 , 苏家商行明日正式开售杜仲胶底靴 ! 低至三百九十九文 , 低至三百九十九文 ! !1“

“ 喜讯 , 喜讯 , 陈氏铺行明日正式开售杜仲胶底靴 ! 正宗官造 , 假一赔十 ! !

“ 陡下 , 这是第一批胶票入库银账 , 请陛下过目 。“

唔 , 皇帝陛下推开账册 , 绕着银箱走来走去 , 甚至亲自动手打开箱盖过目 。

排放得整整齐齐的银锭子 , 在明亮的烛光下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 晃花人眼 。

快乐 , 十分快乐 , 就是这样简单的快乐 !

只把旁边的户部尚书看得眼神抽搐 ,“ 陡下 “

旁边的史官疯狂挥笔疾书 ,“...... 胶票得银甚巨 , 陛下喜形于色 , 乐不自禁 。

皇帝陛下如同巨龙巡视完自己的宝石 , 依依不舍的盖上银箱后方拿过账册 , 高声道 :“ 宣兵部尚书 。“

史官继续挥笔 ,“ 陡下宣兵部尚书 , 眉扬 , 意气高昂 。“

永定元年十二月 , 陛下宣布第一次裁军 , 考弱 、 体府 、 胆怯者必裁 , 余者按战力倒序 , 十人裁一 。 令平民归原籍 , 军户遮至各处驿所 、 作坊等 , 使必有所归 。 凡被裁者 , 领二十两银遣散费 , 棉衣一身 , 杜仲棉靴一双 。

寒冬腊月 , 田丰收等人穿着厚厚的棉衣 , 脚蹬杜仲胶底靴 , 走在积雪地里 , 他们低着头 , 不敢开口说话 , 免得吃了一嘴冷风 。

天气虽冷 , 但是他们的心却是热 , 贴着心口那一处藏好的是他的补助和以往饷银 。

他们本是平民 , 前两年被征兵 , 侥幸留得了性命 , 只是已经入了军籍 , 以往生活便要抛开去 。 原以为只能硬熬 , 毕竟他们这些人 , 前半生学的也只是勤勤恒恳种地

而非在战场上扬名立万 , 如今被裁回归原籍 , 居然还有遣散费 , 实在是算得上幸运 。

又走了半个上午 , 前方村落屋檐瓦角在积雪中若隐若现 。

田丰收拾起头 , 眯着眼细看了片刻 ,“ 没错了 , 前方就是甜水镇 。“

又转头对后方的人说道 ,“ 响们在镇上歇一歇 , 争取下午走完到家 。 嫂子们 , 你们怎样 , 能坚持不 7“

“ 咱们能坚持 。 走 !“

后方一行人中间传来一声利落的女声 , 原来他们这些人中竟然藏着女人 , 其中一人正是当初从田家村出去做工的吴金花 。

吴金花在朝廷新建的杜仲胶作坊已经干了几个月的活计 , 整个人可谓脱胎换骨 , 头拙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