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又是一年收成季(1 / 2)

又是一年的农忙来临了。

每天伴随着鸡鸣声,福来村的村民早早的就起来收割稻谷,因为去年秋天收获了很多稻谷,所以这一次大家都种得格外用心。

弄不到多的农家肥,有些人还跑到山上去挖腐土,总之把稻田伺候的妥妥当当的。

这次稻谷产量要比去年秋天更高了,每亩都多出来几百斤,亩产足有1800左右。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大家都喜滋滋的,他们虽然良田不多,可是有这么高的产量,一年种两季,足够他们自家嚼用的了。

而且三年内他们还不需要交付税,有多的稻谷都拿来卖给府衙了。

现在常乐县的粮种已经足够了,常乐县很多稻谷都卖给了府衙,通过府衙先分给其他南边的府衙,这也是皇帝老儿下达的消息,南边良田多,一年可种两季,更适合稻田种植。

南边的今年先全部推广种植,多的粮种到时候无条件征收,明年大面积在北方推广甚至全国推广种植。

推广的不只是高产水稻,还有番薯,土豆。

大司农去年秋末闻动静跑到福安城考察了,大司农也是农家出身,自然明白这些高产粮种和作物意味着什么?

他把抢到的作物和高产粮种,以非常高调的形式,宣告给皇帝,希望皇帝能够大力支持福安城推广粮食作物,鼓励并奖励发现作物的人。

所以霍家获得了无比的殊荣,得到了不少的奖赏,这些奖赏,不管是钱还是可以倒卖的物品,霍东都无条件的拿给了刘家。

他们只是出面,并不代表他们要窃取这份殊荣。

刘雨寒自然是大大方方的收下了。这是空间的功劳也是他们刘家的功劳,他们收的心安理得。

福来村收割完稻谷,又接着收割土豆和番薯。

其他县令学乖了,他们直接带人拉着牛车到福来村购买番薯土豆。

水稻衙门要征收,可是番薯土豆他们是可以直接买卖以做推广的。

不管是番薯土豆,今年都卖两文一斤,福来村的村民,每家都分到至少3~4亩沙田,每亩的产量有3000斤左右,那加起来也有上万斤了,上万斤的收入就有20两左右,一年种植两季,也有四十两的收入了。

就算明年卖一文钱,也还有个一半的收入,对于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已经是非常非常好的收入了。

而且家里还有其他人在作坊工作,还有帮作坊收集东西卖的,或者帮忙编篮子的,这样算一算,有些人家人多地多的一年就有上百两的收入!

就算明年番薯土豆降价了,也没有关系,刘家说会大量的收购辣椒,他们还可以种辣椒,只要肯出力,不怕没有收入。

随着番薯土豆的大量收获,粉丝作坊又开始日日忙碌了,这次实在太多了,足有上百万斤!

一个作坊压力太大了!刘家把在村尾之前租给苦娃他们住的宅基地买了下来,把两个院子推了,建成了一个更大的粉丝作坊,还在围墙内多弄了几间仓库。

牛工匠不得不先停下做家庭套房的工作,先把粉丝作坊建起来,建作坊倒是挺快的。

等作坊做好,带回来的8~12岁的孩子,就帮忙削土豆番薯,分散一些人手给这间大的粉丝作坊,刘大令算好了日子就开张了。

现在天气很热,粉丝很容易就晒干了。霍家来拉粉丝的频率也变高了。

霍家种的番薯土豆也很多,他们的土豆和番薯都被外祖母派人拉走了。

庆云城可不比福安城小,需要的更多呢。姜家有自己的码头,想拉去哪里卖都行。

柳家在刘家待了三天就回海渔岛了,柳志远父子三人趁这几天给刘路补充了不少知识。刘石楠夫妻俩送了他们回去。

霍南兄妹三人,在刘家待了半旬还不肯回府,霍管家只能无奈的随他们了。

大少爷去京城前吩咐了他,如果他们三兄妹不愿意回去就随他们。府里要是弄得到牛肉和海鲜及水果就多拿一点给刘家。

霍东总是记得刘雨寒吃海鲜吃得很香甜的场面,还有他吃过刘雨寒给的肉干,相信难寻的牛肉她也是爱吃的。

不过半旬时间,霍家送礼的马车就来了三趟,都是送些好吃的,姜老太和刘雨寒都麻了,不想说了,说也没用。

刘阳还没有回军队,他要等师父回来,他现在每天跟着大部队干活哪里需要哪里走,整个人晒得更黑了。

今天他们家终于把最后一点番薯给挖回来了,大家都重重的松了口气。

院子里堆的那么多番薯土豆,几乎都没有下脚的地方了,连闪电和来宝都不愿意回家,老是往山上跑。

刘雨寒看到大家都变黑了,尤其是几个小的,最严重的是霍南,他不爱戴竹帽,整个人晒得更黑了。又黑又壮的,他在刘家很难戒口,所以好不容易瘦下来又开始长膘了。

刘雨寒看到天气闷热,大家又这么辛苦,躲在房间里进空间弄了水果沙冰。

特意弄了两种口味。

把冰块打磨成沙,把切好的小块西瓜放在沙冰上,放一两勺蜂蜜即可。

另一种打磨沙冰时将水果一同放进打磨。之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