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3 / 4)

利于厂里快速回款。我认为这套方案可以全厂试用,尤其是供销科的业务员们,有了固定的销售提成后,也能激励大家多多联系业务。”

狄思科在心里比个耶。

老同志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啊!

*

这场座谈会开了一下午,狄思科下班回家以后,跟于童汇报:“我这个月估计只能开一半工资了!”

于童的思维还停留在他每月拿回家的几千块工资上,颔首说:“有一两千也够咱们的生活开支了。”

“基本工资的一半,没有提成。”狄思科抢走狄嘀嘀手里的大苹果,“闺女,爸爸的工资还没以前的零头多,你以后省着点花吧,这种三块钱一斤的大苹果就别吃了啊!”

狄嘀嗒以为他爹要吃苹果,也大方地将苹果递出去。

狄思科被孝顺的儿子感动了一把,赦免了他因为进鸡窝撵鸡而得到的十分钟罚站。

“行了,跟姐姐玩儿去吧!”

狄嘀嗒欢呼一声,追着两只小狗跑出门。

没过多久又跑回来,递给爸爸一把勺子。

“给我勺子干嘛?”狄思科问。

狄嘀嗒推了推他手里的苹果,“爸爸,吃!”

老父亲又感动了,依

() 言在大苹果上咬了一口。

而后这小子就喊得更欢了,“爸爸,吃苹果!”

于童帮儿子当翻译:“他想让你挖苹果泥给他吃!”

狄思科:“……”

白感动了。

他狠狠挖了一大勺苹果泥,悬在半空问:“苹果怎么说来着?”

狄嘀嘀凑过来喊:“Apple!”

“好,姐姐先吃。”

正张着嘴嗷嗷待哺的狄嘀嗒:“……”

狄思科又挖了一勺,喂进他执着大张的嘴里,“下次抢答要快啊,要不总也赶不上趟!”

一人一勺喂了几个回合,他自己把剩下的大半个苹果啃了。

又装模作样地说:“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吃三块钱的苹果了,哎,吃不起呀!”

“差不多就行了,还演起来没完啦?”于童白他一眼说,“二哥应该已经到地方了,用不了几个月,你就会有至少50万的进账,苹果还是吃得起的。”

狄思科得意地纠正:“要是顺利的话,会有75万!我下班前接到了二哥打来的长途,他跟煤炭公司谈好条件了,用300万的价格接手450万的债权。”

“你们不是商量好350万么?”

“我们商量好的是350万半年内到账,不过煤炭公司着急回款,要求四个月必须到账。二哥就跟他们谈了,四个月的话只能给他们300万本金,对方后来同意了。”

两个月就能多赚50万,狄思科觉得这买卖能做。

于童蹙眉问:“四个月真能回款么?我听说那些大公司习惯延期付款,万一汽车公司打款慢了,你们拿什么给人家啊?”

“所以,与钢厂和齿轮厂的谈判就要尽快进行了。万一时间来不及的话,我们就先跟你拆借300万,等到汽车公司回款以后,多出来的50万算是给你的利息。”狄思科问,“怎么样,于经理愿意帮忙吗?”

“我帮忙倒是可以,”于童无语道:“但你整天殚精竭虑地工作,只能发放一半工资,无心插柳的业务,反而可能赚几十万,你觉得这合理吗?”

狄思科:“……”

扎心了。

*

狄思科很想给所有职工都全额发放工资,可是现实情况不允许啊。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要想让这种捉襟见肘的情况有所好转,除了清理积压品,最根本的办法还是进行技改。

研发新产品,并让老产品更新换代。

狄思科正寻思从哪里凑钱做技改,发工资的时候,接到了市里的通知。

市政府和首都企业家俱乐部要联合召开,首都国企改革座谈会。

北方日化厂是全市最大的日化生产企业,受东轻集团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管理,所以也在受邀之列。

狄思科是第一次去市里开会,无论是市领导还是其他企业家,他统统不认识。

坐在一众中老年企业领导中,被衬托得

格外突出。

既然是座谈会,那大家就都需要发言,一起探讨国企改革中遇到的困难。

可是,随着前排那些机械、冶金、建筑行业的大佬完成发言,他提前准备的内容也被人家介绍得差不多了。

因此,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为了不拾人牙慧,他就只能另寻新思路。

“我也想讲讲国企改革的包袱问题,不过不是三角债,也不是人才流失,我想讲讲国企的老龄化问题。我们北方日化厂,目前有在职职工1800人,退休职工900人,也就是说,平均每两个在职职工要养一名退休职工。()”

“……?()_[(()”

不少企业家认同地点头。

这位小厂长说得比较含蓄。

领导们不敢拿退休职工怎么样,一是像他说的,大家都有老的一天,二嘛,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