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二十二章(1 / 3)

汉武帝位面

顶着两黑眼圈的刘彻让人搬来坐榻,舒适地靠在坐席后面的凭几上,闻言郁闷道:“既然是诗人为何没有朕?”

他也写过不少诗啊。

若说皇帝不算,天幕里穿黄色龙袍那个又是怎么回事?那衣服看着怎么那么像唐朝的?

还有大唐和大宋的人是不是太多了点?

刘彻忽然想起卷子上提到的科举制,科举起于隋,而完善于唐宋。

莫非就是因为科举制,所以唐宋的诗人才这么多?

可即便会写几首诗又如何,又无甚功绩,为何也能参加考试?补考的要求不是看个人功绩吗?难不成不同类型的考试补考要求还不一样?

越看刘彻心里的疑惑越多,就在此时,他看到了天幕里的贾谊,对方的穿着打扮很明显是大汉公卿。

刘彻立马来了兴趣,指着天幕里的贾谊问,“他是何人?”

贾谊是汉文帝时期的人,汉武朝臣们自然不认得。

……

宋仁宗位面

赵祯诧异地盯着天幕里的一众臣子,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司马光、柳永、晏殊、秦观……

不管是在世的、还是已经去世的都在上面,赵祯:“……”知名皇帝没他,他的臣子居然有这么多都在上面。

原是他不配。

仁宗朝的大臣们也没想到会在天幕出现的第二天看到这种场面,之前的同僚/政敌/死对头/好友,竟然背着他们上天参加考试!

都是官家的臣子,谁又比谁差,怎么范仲淹他们几个就可以上去?

不公平!

一时间,北宋的文坛弥漫出一股浓浓的酸味。

洪武位面

宋濂是朱元璋为朱标请的老师,因为昨日的考试,朱元璋又把宋濂调回来为自己讲史,和宋濂一同被召来的还有刘基、章溢、叶琛。

朱元璋让他们按照天幕出题的规律先总结好大明之前的史书,再过来给自己讲史。

原本约定的是今日一早讲课,没想到宋濂竟然迟到了,朱元璋刚想让人去找,不曾想宋濂竟出现在天幕里。

一连考了两场的朱元璋见这次考试没他,悄悄松了口气,又不免有些失落,毕竟考试痛苦归痛苦,但好处也是很明显的。

系统商城里的东西他都想要,可是都买不起。

他那点积分也就只能买几本书。

想要系统商城里的宝贝就得有积分,而积分的来源就是考试。

解锁系统商城后,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叫考试成神了,考多了就能换长生丹成仙成神,可不就是考试成神吗?

“爹——”朱标匆匆跑来,气都没喘匀,“老师,老师他……”

朱元璋瞥了长子一眼,又看了对方身后跟来的一众小萝卜头,皱眉道:“你爹我又不是没长眼,还用得着你来告诉我,赶紧把你弟弟带回去。”

朱标小声道:“爹,您不会对老师有意见吧?”

“你这是什么话,我还能吃了他不成?”朱元璋气得眉毛倒竖,宋濂要是能通过考试,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商城里东西那么多,多一个人换那是好事。

至于换到了怎么用,宋濂是聪明人,不可能不知道。

他巴不得多几个像宋濂这样学问好能上去考试的人呢,又怎么会对宋濂有别的想法。

朱标放心了,“那爹我们能留下一起看吗?我们也想看老师怎么答题。”

宋濂打小就有神童之誉,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名家,精通《五经》,学问了得。

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编修,但宋濂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入仙华山为道士,实则入山著书。

在读书人眼中宋濂不仅才华出众,且还是一位有气节风骨的文士,深受读书人爱戴。

在朱标眼里这是一位克人克己的严师,不苟言笑,端方持重,他还挺想看看对方考试的样子,尤其是当着爹的面。

有种——爹你看,老师也不是什么都会,什么都对的爽感。

再怎么年少老成,朱标也不过才十四岁,偶尔也会不服老师,有这种想法也不足为怪。

“行吧,”朱元璋看向几个儿子,目光在朱棣身上顿了顿,想到昨夜发妻和他说的那番话,终究还是没说什么,只和往常一样对待几个儿子。

乾隆位面

对系统商城里的丹药垂涎欲滴的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对考试正热乎呢,见又没他,不由道:“诗人?那怎么没有朕?朕写了那么多首诗。”

大臣们面面相觑,其实从考场就一个皇帝就能看出,这场考试皇帝并不占优势,而且看看上面都是什么人,李杜、白居易、王维……

万岁您的诗和他们相比,相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就算不和诗人们比,和上面那位皇帝——南唐后主李煜比词,您也比不过啊。

和珅熟练的拍马屁:“万岁爷是天子,自然不与他们一个考场,那南唐后主除了诗词能看,可没有什么功绩。”

乾隆一听,瞬间大悦。

模拟考场外,一则通告响起:

【请各位考生注意,下面开始播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