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火车跑得快,全仗车头带(1 / 3)

“你想明白啥了?”这话没头没尾的,李卫国有点蒙。

“就是猴子戴的钢盔啦。”

李玉梅忽闪着大眼睛,表情显得很是兴奋:“哥,你记不记得,村里的老人以前说过,早些年,就是打小鬼子那时候,都传言说,小鬼子在山里建了秘密的基地。”

李卫国的脑子里面忽然灵光一闪,使劲一拍大腿:“还真有可能,四妹啊,还是你这脑子聪明。”

李玉梅的小脸也有点得意,压低了声音:“三哥,要不哪天咱俩再去那地方瞧瞧,要是真有小鬼子藏的物资,然后就报告给公社,肯定能给我们发奖状,那样的话,就可以通过政审啦,对了,把小玉姐也叫上。”

油灯的映照下,李玉梅的大奔头都泛着光。

这丫头一直惦记着高考的事,而且一直积极地在想办法,由此可见,她心中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李卫国望着四妹,心里都有点佩服这丫头了,因为这个方案,比李卫国计划中的那个更好,也更有说服力。

他忍不住伸手摸摸李玉梅的大奔头,嘴里笑道:“这里面满满都是智慧啊。”

“那当然,四姐最聪明啦。”小当家在旁边帮腔,四姐可是她学习上的偶像。

李卫国也同意四妹的这个提议,如果成功的话,他还能省不少袁大头呢。

不过还是要等忙完这个采收季才行,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安全。

谁知道那是什么情况,要只是个囤积军用物资的地方还好说,要是像什么七三一之类的,可就危险啦。

这种情况,不得不防,因为本来就有血淋淋的教训。

随后的几天,大家一直忙着采山,直到老村长一声令下,准备秋收,采山活动这才告一段落。

整个大馒头屯,家家户户都有收获,社员们望着一袋袋的干蘑孤和松籽,脸上也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心急的,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张罗着去收购站出售,恨不得早点换成钱。

会计谢老抠最有算计,提前借了王大拿家的推车子,把家人采收的山货运到收购站,是村里第一个卖的。

等他下午回来的时候,自然引起村民的关注,都围着问:“老抠,卖多少钱啊?”

“没多少,没多少,到供销社买点油盐酱醋,就花没了。”谢老抠嘴里应付着。

村民当然不信,就从他小儿子,谢小抠的嘴里套话。

赵广定伸手扒拉一下谢小抠:“你爹真抠,卖了钱也不给你买糖吃,肯定是没卖多少钱。”

谢老抠的小儿子才十岁,他用手捂捂挎兜,里面鼓鼓囊囊的,看样子是装着糖块,他还梗着脖子说:“你没看到别瞎说,俺爹卖了十多张大团结呢!”

人群不由得一阵惊呼,好家伙,那就是一百多块啊,比往年生产队发的都多。

本来今年遭灾,大伙心里都明镜似的,年末肯定要涨肚。

所谓的涨肚,和倒挂一个意思,就是分完口粮之后,社员还得欠生产队的钱。

但是有了这笔钱,就把损失给找补回来了,这些天的辛苦也值了。

一时间,大伙是群情激奋。

赵广定撇撇嘴:“谢老抠,这你还藏着掖着的,谁不知道,大馒头屯就属你家最能攒钱,一个钢镚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俺告诉你,要是来了胡子,第一个就先抢你们家。”

谢会计也气坏了,决定回家之后,好好用笤帚疙瘩,给老儿子熟熟皮子。

第二天,社员们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张罗着去收购站卖山货。

有一家人背着麻袋去公社的,也有借用生产队大马车的,这个也是有代价的,得上交几斤精料喂牲口。

等李卫国领着知青去找王队长的时候,几挂大马车全都被人借走了,都是几家合伙用一个。

“那就明天再说吧,不差这一天。”李卫国倒是不急。

可是赵广定却急得跟屁猴似的:“俺二舅又吵吵腿疼,明天下雨就麻烦了,干脆咱们背公社得了!”

下一场雨,土里就好几天不能跑马车。

难得懒汉都舍得下力气,李卫国自然也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

跟知青们商量一下,大伙也都没意见,这些日子,天天背着麻袋下山,都习惯了,这平道咋滴也比山路好走啊。

说干就干,大伙就聚到知青点这边。

山货都已经晾晒好一大部分,松籽也都从松塔上打下来,一麻袋一麻袋地摆放在生产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