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挥手:“少扯犊子,你还好意思哭穷。”
说归说笑归笑,大胡子还是公事公办,叫人把这些冻鱼都过秤,到时候给李卫国算钱。
李卫国本来是不打算收钱的,没法子,现在就是这个风气,那就从价钱上找,统统两毛钱一斤。
除了这些冻鱼,郑先农他们还抱着几个纸壳箱子,放进办公室。
“这又是啥玩意?”一名公社干部打开纸箱子瞧瞧,好家伙,里面竟然是一捆捆水灵灵绿油油的韭菜和芹菜。
他也忍不住一声惊呼:“这月份哪来的青菜?”
郑先农开言道:“是我们塑料大棚里面试种的,给同志们尝尝鲜,过年了包顿饺子。”
好好好,公社干部们都眉开眼笑,这玩意太难得,拿回家去,那才叫有面子。
孙主任则摸着大胡子说:“这大冬天的,鲜菜得老贵啦。”
郑先农连连摆手:“我们那大棚是给水稻育苗的,就是先试种一下,没啥本钱,就是大伙花点力气,当然不能收钱。”
好吧,孙大胡子也就不再提钱的事,但是心里,却记下这份人情。
于是他招待大馒头屯这些人,坐在办公室里聊天喝茶。
孙主任还叫食堂准备饭菜,毕竟像是老村长他们,就是专程来送东西的,钱不钱的且不说,这份心意必须领情。
老村长喝了一杯茶,就站起身:“老孙啊,不用忙活,俺们去供销社置办点年货,然后就坐车回去了。”
孙主任领着一群干部,把老村长等人送到大门外,然后一挥手:“走,回去发东西。”
李卫国把大伙先送到供销社,然后又开车去了一趟粮库那边,给孙红军家里也送了一份,毕竟这个老同学上几天可帮了大忙。
走的时候,孙父还非得叫孙红军把半袋白面给扔到车斗里,说是过年蒸馒头包饺子。
李卫国也没矫情,有来有往才好呢。
等到开车来到供销社这,人更多了,临近过年,十里八村的人,都免不了来公社置办点年货。
唯一遗憾的就是,农村大集现在还不让办,不然的话,肯定更热闹。
大集虽然没有,但是在供销社对面的道边,还是有十多个人,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微型集市。
李卫国也不免感叹:这就是大势所趋啊。
他凑上去瞧瞧,出售的都是一些自家采集的山货之类,蘑菇,木耳,山楂。
还有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村民,身前的麻袋上摆着几只野鸡和野兔,都冻得邦邦硬。
“大叔,你这野兔咋卖?”李卫国知道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人多,得多准备点吃喝。
“你就给一块五一个吧,这兔子都没扒皮呢,一张兔子皮,到收购站也能卖个块八角的。”这个村民四十多岁,胡子拉碴的。
李卫国点点头,这价格是真心不贵,于是划拉划拉,一共四只野兔,才花了六块钱。
而且兔皮非常软和,冬天做个鞋垫或者脚套子啥的,都非常适合。
“小伙子,野鸡你也买了得了,给俩钱就成。”那汉子还真是爽快,他这是两公一母,三只野鸡。
摆了好半天,也没个买主,看样子搞不好还得背回去。
好歹换几块钱,给家里的淘小子买两挂鞭炮,再给小丫头买一盒磕头燎,过年了,娃子们都盼着呢。
磕头燎就是一种小蜡烛,五颜六色的,过年的时候,小孩子手里拎着灯笼,然后把小蜡烛放灯笼里。
李卫国本来不想买野鸡的,这玩意肉质太柴,再说了,他养鸡场那边,招来的野鸡都是一群一群的,想打的话,有的是。
不过看这位大叔挺爽快,李卫国就又掏出来三块钱,把这三只野鸡也买下了。
吃不吃肉的且先不说,这野鸡翎扎掸子最好,以后留着送人。
他们这边守着大山,不觉得多金贵,要是城里人,可稀罕着呢。
“小伙子,你抻着麻袋,把这些都装里。”大叔也挺乐呵,既然人家包圆了,那就再搭一条麻袋。
把东西都装进麻袋,李卫国这才注意到,这位大叔身后还有个鼓鼓囊囊的麻袋,而且麻袋还动呢。
李卫国不禁好奇道:“大叔,你这还有活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