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尘封的历史(3 / 3)

着眉头对视了一眼。

“也就是说,这个院子里,只有他家了解这位聋老太?”

赵南北有些头疼,瞄了眼老太太,看她面无表情的样子,难不成还真去保城找那位何大清么。

“那可不是,还有老易,就是易中海,他也了解,虽然都是后来的,但是他家这些年照顾了老太太,他没跑,他老伴儿还在这呢!”

说着,阎埠贵指了指站在不远处的一大妈。

“这老太太一直搁这里住着,无儿无女,也就疼中院儿的何雨柱,把他当大孙子看待,我也就知道这么多了。”

眼看吸引了院子里众多的目光,一大妈有些紧张,双手揉搓着衣角,赶紧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这个院子,不小呐,当初征收的时候,是怎么征收的?”

眼看事情到了这里,又回到了原点,第一步还没迈出去,这老太太耳朵就不好使了,档桉里的信息也有限,现在赵南北也只能根据这座院子,来做判断了。

毕竟,清朝那时候,家卷女性,是一直居住在后院的,这是旧时代的传统,这个三进实际是四进院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住的了的。

何家现在人不在,可以慢慢查,但是聋老太的事情,可是刻不容缓,这么多部门,难得聚在一起,上边还等着回信呢。

“我也纳闷呢,这当初咱们住进来,好像也没经过何大清,就是厂里分哪里,咱们住哪里,也就一大妈他们来得更早些。”

阎埠贵的随口都囔,像是刺中了一大妈,她此时面色有些慌张,没想到赵南北一眼瞧出了问题所在,抓住了重点,这慰问就慰问吧,咋翻旧账来了。

她们家,可是住在东厢房,这以往,东厢房可不是随便什么人住着的。

“这房子,当初都是轧钢厂娄家的,我们给他们厂里干活分的,这您恐怕要找娄家去问了。”

哪怕聋老太此时装聋作哑,但人是社会的一份子,只要你生活在那,那里都会留下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