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课(2 / 4)

西汉的疆土,黄色的部分是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

有了这简略的示意图,李晓诗说道:“秦末汉初的时候,不止中原在发生政权更替,在北方草原上以游牧为生的匈奴民族,也在当时他们的首领冒顿单于的带领下统一了草原。他们在统一之后,已经足以对中原王朝造成不小的威胁。当时他们就经常南下对汉朝进行袭扰劫掠。"

“特别是在西汉建国初期,当时国力很疲弱,所以也就有了我们之前说到的和亲政策,把宗室的女孩嫁给匈奴冒顿单于,每年还要给他们送大量的布匹钱粮当做纳贡。但即便如此,匈奴也依然经常南下骚扰汉朝的百姓。生活在边疆的百姓苦不堪言。"

李晓诗放下课本,又嘿嘿一笑,“我一开始还念maodun单于呢,后来才知道念modu。”

“咳嗯——匈奴和西汉王朝是不可化解矛盾的死敌,到了汉武帝的时候,经过了上一部分的经济统一,以及文景之治几十年的积累,西汉王朝终于有了可以反击匈奴的本钱了。但其实只有这些还不够,如果这样直接去打,西汉还是打不过匈奴的。因为匈奴都是骑兵呀,而华夏自古时候以来就一直是以步兵为主的,当时虽然战争中会有战马,但那也是给战车用的,是战马拉车、人在车上拿武器打人的,并不是直接骑在马上出去打架的。"

如果是一排步兵出去,面对一群骑在马上的敌人,那会是什么结局?

李晓诗没说,观众们自己就能去想象。

确实打不过。

只能站着挨打。

而且别人要走,他们也追不上。

特别麻烦。

“那怎么办呢?在汉朝有钱了之后,汉武帝就开始组建强大的骑兵,准备对匈奴发起反击。他重用的年轻将领中,有两个是最有名的,也在这场汉匈大战中取得了最杰出的贡

献。他们一个叫卫青,一个叫霍去病。"

卫青。

不止后世的人熟悉,西汉以前的人对这个名字也有着不浅的印象。就不说之前在那个华夏五千年中看到的景象,只说那次游戏,他们也都是观看了全程的。

卫青这个人表现出来的特质是沉稳缜密又可靠,不止全程对李晓诗的保护都很到位,武力值也只强不弱,堪称那一次去参加游戏的玩家中最强的一个。

在游戏的最后时刻,一打多也毫不吃力,虽然其中可能有“现代”玩家们论打架不堪一击的原因在,但也掩盖不了他的勇武。

还有个别观众想到了那几个玩家叫嚣时候声称自己是“汉武帝”的,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晓诗明显也还没忘了那个帅哥,她本来就很直的腰板又直了一点,多少有点少女包袱,一本正经地介绍:“卫青和霍去病,他们两个一个七战七胜,让汉朝和匈奴之间‘攻守易形’,一个封狼居胥,横扫漠北,让后世我们华夏汉人儿女都记住了一句话‘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也让许多人觉得,匈奴真的有那么强吗?卫青霍去病被称为大汉双璧,唐太宗也曾说名将‘韩白卫霍’。"

因为课本上提到卫霍的并不详细,只是大概介绍了一下,老师也之事介绍了卫青霍去病的出身和大概经历,但课堂时间有限,总不会说得太仔细。所以这些话里头很多内容是李晓诗看电视剧和小说知道的,也有不少是她特地去刷了好多讲他们的视频和资料、给自己补充之后知道的。

就好比攻守易形的那个说法,就是在一个剪辑汉朝相关电视剧片段中看到的,其实里边还有一句话,那个刘彻说“寇可往,我亦可往”,联系到最近对西汉初期局势的了解,也是让她看得热血沸腾。

“卫青一开始是给汉武帝的姐姐赶马的车夫,后来被汉武帝看中,带在了身边。因为卫青逐渐展露出的军事才能,深得汉武帝的重用。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因为卫子夫的缘故,他们两个都算是跟汉武帝沾了点亲戚关系的。"

r/>

“匈奴对汉人的打法一贯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仗着骑兵速度立马撤退。但在遇到霍去病的时候,他们就彻底蔫了。因为霍去病的速度比他们还快。"

“经常是在卫青和匈奴大军正面战的时候,霍去病就率领小股的轻骑兵去打包抄绕到匈奴后方去打了,他们不带很多粮食,以……哦、以战养战。他们边打边补给,打匈奴人的,拿匈奴人的,吃匈奴人的,又因为轻装上阵,速度非常非常快。这种摸不着的打法让匈奴人感到很痛苦很难受,但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抵挡。"

“在卫青和霍去病与匈奴进行了三次的大战后,匈奴受到重创,被迫放弃了原本很接近汉朝边疆的单于庭,迁徙到了漠北,河西走廊也成功被汉朝收回。从这里之后,汉匈大战的重点就逐渐挪到了西边。"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这是汉匈之战的高潮。当时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领轻骑出击匈奴,卫霍和以往一样,分道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