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课(1 / 3)

马匹,对于一个位于封建王朝时期的国家来说,这是何等重要的东西。

品种优良的马匹,就算是朝廷的将军们也不一定能搞到来当坐骑,更别说像现在天幕上出现的这些、只看品相就知道绝对是上佳的马了。

也是,特地拿来给皇帝专职表演的马,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霍去病掰着指头数。

最普通的马一匹也要四千文往上,好一点的马要七千文往上一个普通的士兵月俸四百文左右,要不吃不喝十个月才能买一匹品相一般的普通马;而现在要打仗的消息传来,马的价格直线飙升,据前些天去马市探查到的价格,好一点的雄马都要到二十万钱了..

而天幕上的这些马,最次的也要比那匹在集市中看到的价值二十万钱的马要好得多,个个威武雄壮,毛发油光水滑——能做出那种动作的,日常当然得给供养好啊。

老百姓也在掰着指头数。

一匹马要多少钱;而且养马比养牛养驴都贵了不止一倍,马这东西金贵,吃的不好就掉膘,很灵验,很多养马的家庭,马比人都吃得好,所以给马每天吃的要多少钱也得算上;马还不比牛羊等,它吃完就得拉,马粪又不是牛羊那种粪能当肥料用,所以一天几遍地喂的同时,还要弄专人来不停地清理粪便……

这么一大串算下来,大家立刻就咂起舌来。

对于普通农户家庭而言,马不止是买不起的东西,那是买了也养不起的东西——这种东西除了大家大户买来一两匹代步用,基本都还是在军中,给军队出去打仗用的。

但现在,他们知道了,原来这种奢侈品也可以拿来表演,还是个个这样神俊的大马——拿来训练之后,专门给皇帝进行可能一年也就几次的表演。

怎可只有奢侈两个字概括?

这唐王朝……财大气粗成这样子了啊!李世民的表情已经很难辨了。但他最终也只是摇摇头,没过多、过早地发表意见。

这用马匹进行表演的皇帝是谁李晓诗并没有说,但既然这个“传说”被放在了唐王朝的“盛世”课中,想来她也没有含着什么贬低或批评的意思,那就先不扫兴了。

只是这个皇帝么….…

感觉应该不会是武则天。

/>

但李晓诗只说了她杀人多,却没有过多说这点,反倒是那个唐玄宗,得了个“晚年昏君”“沉湎酒色”的评价,想来……

李世民手背一热,抬眼看去,是长孙皇后盖了上来,冲他安抚地笑。李世民拍了拍她手背:“我无事的,不用担心,观音婢。”还不至于这点事就给自己找不痛快——明明是盛世版块,那就先听盛世嘛。

直播间里,李晓诗也终于把有一个小标题小版块的内容结束,这次没有问答了,因为下一个环节基本整个都是要跟问答挂钩的——

“好啦,那就到咱们这节课的最后一部分了!——大家看,我现在身处的地方就是一家位于长安城的书院。"

她让开身子,给观众们看身后(被虚拟科技重新装修了一番)的书院。

“唐朝是我们华夏历史上文学艺术极度灿烂的一个朝代,也被称为华夏诗歌创作发展的黄金时期,之前我们不是说了嘛,唐玄宗多才多艺,甚至把诗歌都加进了科举考试的项目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后世的科举考试才有很多都设置了作诗。"

李晓诗沿着挂满练习大字宣纸作品的长廊往书院内走,扑鼻的墨香和纸的味道让人闻了就立刻能够真切感受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沉浸到这种浓浓的学术氛围中去。

"当时的读书人和学生等文人士子,都以唱和吟诵诗歌为主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同样的,他们想要表达什么情感抒发什么情怀的时候,就也是写诗颂诗。"

李晓诗道:"简单概括就是:吃到好吃的饭了,哇,写首诗感慨一下;看到好看的风景了,哇,写首诗纪念一下;逢年过节该送礼走亲戚见朋友但没钱了,哇,写首诗当礼物送一下;和人吵架被骂了,哇,写首诗让大家都来一起骂一下;被贬官被升官有点郁闷有点高兴了,哇,写首诗抒发一下等等等等。"

随着李晓诗一句一句的例子举出来,文人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暂且不提,这可是真的给老百姓们开眼了。

那些肚子里有墨水的人,真就这么能写?连吃个饭都得写一写吗,那不会把学问用光吗?还有,送礼送这个,能吃还是能喝啊?

还有的人想的是:……不愧是有文化的举人老爷啊!这多高雅啊!啊,说起来,应该都是举人吧?没中举的,会有这么多诗写吗?

北宋时期。

虽然现在的part是《唐诗》,不是《宋词》,苏轼还是觉得嘴里的肉不香了,乏味地放下了筷子。

为什么,为什么觉得被含沙射影点名了呢?天幕上,女孩儿已经拐进了一间敞亮的大厅,四面大开,都挂着字画诗词。

“唐诗不止题材丰富多样,风格也是有许许多多的,就只说《全唐诗》里收录的诗词,就有将近五万首——”她道,“像唐朝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