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课(2 / 3)

亲眼见过赵匡胤、和赵匡胤一起“游戏”了。

而且又有李隆基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放着,赵构对天幕的“能力”是有着很深的忌惮的。

眼下见李晓诗竟然要如此郑重其事地介绍岳飞,即便已经决定处死岳飞、已经默认秦桧的种种手段,可是几乎是在听到那两个字从李晓诗嘴里说出后的一瞬间、立刻地、他心中就摇摆了起来。

不行啊。

就算金国人很可怕,他不想去打,想求和,但要是真的把岳飞杀死,会不会天幕一生气,把他也抓去再惩治一番?!

金国固然可怕,但跟“神通”莫辨的天幕比,那根本就不值一提。

所以,甚至没有等听完李晓诗说话再考虑要怎么做,胆小且多疑的他马上招来了内侍,决定防患于未然……做两手准备,总之趁人还没死,路还没绝,先把后路准备上再说。

“去,找医师,给岳飞治伤!”李晓诗的声音不断传来,赵构咬着牙原地转了两圈,顿了顿,又

加上一句, “去我库里调参……要快!”

李晓诗的态度决定着一切,但她这个开场白,明显不是对岳飞抱有恶意的——所以,所以所以、岳飞现在不能有事!

……不然他很可能就要有事了!!

赵构坐立难安。

“岳飞,少年时就有神力,而且武学天赋很高,读书认字的同时又学武,不仅能拉三百斤的弓,对于枪法等也都是一点就通,而且岳飞还很喜欢读兵书、 《春秋》《孙子兵法》等被他日日研读,在他们当地甚至有一县无敌的称号。"

完全不知道有个皇帝正在因为她的话而心惊胆战,李晓诗正肃容正色——说起这位堪称悲情英雄典范的人物,她满是崇敬。

“岳飞年少从军,遇到金军二次南下,由于宋朝军队的无组织无

纪律无抵抗,一路摧枯拉朽——岳飞所在的军队打了败仗,拼死才突围出来。他一路护送妻儿回到家乡,正要再次去从戎,却因为家中年过花甲的年迈老母而感到犹豫。父亲已经不在了,母亲年纪大了,妻儿也弱小,自己如果再去参军,这一去就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回来,留老母在家,这怎么能行?"

自古忠孝难两全。

摆在岳飞面前的,是保护家人、还是报效国家的艰难抉择。

这里就是千古流传的典故了,不止宋之后的人,就连南宋时期的观众,也有不少人为之动容。他们都知道了,知道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内容了。

——岳母刺字。

“是的,就是这个典故——”李晓诗点头, “岳飞的母亲看出了他的犹豫,于是找人在岳飞的背上刺下了四个字:尽忠报国。"

“这不仅仅是在告诉岳飞自己支持他去投身报国、表明心迹,更是在告诉岳飞,身为男子汉,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初心,为国家效力、为国家尽忠。尽忠报国四个字,不仅刻在了岳飞的背上、也刻进了岳飞的骨血里。从此之后,穷极一生,岳飞都没有辜负这四个字、他在为了这四个字而拼搏、战斗,直至死去。"

岳飞去了。

这一去,就是十数年。工E

李晓诗身后,那张大大的地图上,一个小小的骑着马的人偶出现,然后开始了移动。随着它的移动,它走过的路线都被用红色的线条标了出来,很快,就已经绕出了许多。

"金人南下,宋钦宗命令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岳飞这一次的从军,就加入了大元帅府所管辖的军队。但康王赵构……生性软弱,在开封被围时,他因胆怯而迟迟不肯前去救援,最后干脆想要直接往南逃窜。只留下一点人马给到老将宗泽去救开封——老将宗泽也是一员心怀天下的大将军,军队在黄河附近大败金军。但远水不解近渴,而且他们的军队是在人数太少,所以即便紧赶慢赶、即便神勇难挡,他们还是没能赶到救援开封、没能扭转已经倾颓的王朝——二宗被俘,北宋灭亡。”

刘彻这会儿兴致很足。

他原本就喜欢听武将的事,对于种种将才帅才,就算得不到,听听也是好的,所以听到这里,感

觉这几位发光发热的时候好像要到了,不由更专注了一些。

>国家灭了,新皇帝登基,金人肯定还得下来,想要把赵宋一网打尽才是,那之后不就到了岳飞和这宗泽发挥的时候了吗?

李晓诗道: “赵构因为在外躲过一劫,后来建立了南宋,但登基后,他还是那样的性格,一心只想着南逃,偏安一隅。岳飞不能理解,他以为赵构是被奸人蒙蔽,所以完全不顾自己官职卑微,竟然越级上书给赵构,恳请他亲自北伐,然而岳飞此举肯定是不合适的——这封上书连送到没有送到赵构手中都难说、岳飞就以越级上书的罪名被革去了军籍,又被主降派踢出了朝廷。"

刘彻:。好吧,越级上书,落得这么个结果能理解…能吧?

主要一想到这是宋朝,怎么离谱也都觉得合理了起来。

“被踢出来的岳飞没有灰心,他来到北方再次从军,从小卒做起,一步步努力着,但时运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