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南阳暗流(2 / 2)

地盘等因素,限制了麾下兵士的数目增长,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得到了大大的补足。

谋士。

刘备此时的名声,已经传扬于天下,尤其是在徐州豫州的义举,被天下士人百姓交口称赞,所以他到了新野后,不断有荆州士人投奔于他。

荆州本就是董卓之乱后,关中士人的避难之所,刘表又兴办义学,广纳士人,导致很多士族都汇聚荆州,一时之间,荆州名士的数目,比其他数州加起来都多。

这些名士听闻刘备贤名,纷纷投奔而来,在这些人中,其中一人最受刘备赏识,便是徐庶。

徐庶本名徐福,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刘备和其相谈后赞叹不已,拜其为军师。

如今在刘备对面发话的,便是徐庶,他见刘备发询问,便拱手道:“最为异常的,当然便是曹操的行动。”

“其已经呆在许县一个冬天了,一直没有离开。”

“按道理说,其现在所要做的,不是防守兖州,便是从豫州图谋江淮。”

“但其如今身在颍川,只能说明他的目标并不是两者,而是荆州!”

此话一出,刘备和在座的关羽张飞都相顾失色,这岂不是说,曹操要趁自己立足未稳,要来赶尽杀绝?

徐庶见了,出言安慰道:“主公请放心,如今首当其冲的并不是我们,而是张绣。”

“其所在的宛城,比新野更加重要,而且曹操要来打新野,也必须要经过宛城,这是绕不过去的。”

“只要曹军进逼宛城,我们就可以从新野出兵牵制,和张绣互为臂助,让其无法如愿。”

“但如今我所担心的,却是张绣的态度。”

“如今数次书信往来,我总觉得张绣的回信之中,字里行间总是不太对劲。”

随即他叹息道:“可惜了,换做是远胜于我的诸葛孔明,定能看清这事情背后的真相。”

刘备听了,饶有兴趣道:“你说的的那个,便是四友之一,传闻会观星的那个?”

在一旁的张飞一听观星二字,顿时不屑道:“什么观星,不都是骗人的?”

“那凶虎也曾经拿这个骗人,在我看来,只不过是故弄玄虚罢了。”

“元直先生怕是也被对方骗了啊。”

徐庶听了也不生气,微笑道:“那将军以为,凶虎这些年打出的名声,是依靠他本身的实力,还是那看似骗术的观星?”

张飞差点没被徐庶的话噎死,这让他怎么说?

要说凶虎的观星术是骗人的,那他这几年比刘备还辉煌战绩,岂不是说明其比刘备还厉害?

但如果说观星术是真的,岂不是打自己的了脸?

关羽却是对此颇感兴趣,说道:“依照先生之见,观星到底是什么?”

“若真的能窥探天命,预知未来,那岂不是说不会观星的,永远落后一步?”

“所以为了对抗会观星的人,也只能自己掌握观星?”

徐庶捋着胡须道:“将军问得好。”

“观星之说虚无缥缈,我其实是也不太信的。”

“但孔明信,这就够了。”

刘备听了,目光一凝,“元直竟然对其如此推崇?”

徐庶叹道:“孔明胜我太多,比我更有资格胜任军师一职。

“原本我是想向主公推介其人,可惜等我去南阳山中拜访他的时候,却听说其已经去了皖城,怕是投奔张绣去了。”

“张绣和主公相比,实在难称明主,也不知道孔明怎么想的。”

张飞听了,不以为意道:“其舍大哥而投张绣,想来眼光也不怎么样!”

“先生有真才实学,我是认的,但是荆州名士也太多了,街上我一巴掌就能呼死好几个,难免有欺世盗名之辈。”

“听说此人年不到二十,能有什么真才实学,怕都是吹来的吧?”

徐庶摇头道:“黄承彦能将宝贝女儿嫁给她,岂能是浪得虚名之辈。”

“其人之才,如烈火皓日,一眼便明。”

刘备听了,顿时大起兴趣,说道:“元直如此说,我倒想去宛城一趟,亲自拜会此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