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稍显无耻的理由(1 / 3)

超神级学霸 一桶布丁 2164 字 5个月前

“好吧,先别激动,告诉我,你怎么做到的。”克瑞蒂尔·马蒂奇皱着眉头问道。

汉姆·泰勒上前一步,兴奋的开始说道:“当然,马蒂奇教授,事实上要感谢那位东方的乔教授跟您,我通过他的q理论推导出的一些结论,然后结合了你提供我的那些数据。包括了比如近年通过ligo和virgo探测器观测到的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

还有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到的黑洞阴影数据,以及其他通过x跟伽马摄像观测到的黑洞吸积盘和喷流数据,带入通过q理论推导出的公式进行了计算。

我前天先是发现,通过q理论的公式计算得到的黑洞熵跟观测数据竟然是一致的。然后我昨天给乔教授去了一封邮件,他给了我指导性的回复,甚至帮助我推导出了相关的计算公式。

然后我通过合并黑洞的质量跟宣传参数,通过乔教授指导我的理论进行了验证,发现一切都对上了。是的,尽管霍金辐射温度非常低,肯定无法直接观测,但通过合并事件的引力波数据,借助q理论,就可以轻松推断出黑洞信息保留的特性。

当然,到了这一步,其实还不能说明什么。但我尝试反过来用q理论进行倒推,发现所得到的数据跟可查阅总计观测到的23次黑洞合并事件,所有数据都是能对得上。

当然,这23次只是目前你给我的数据。但我相信,如果能有更多的数据,它们必然也都是符合q理论预测的!这足以证明我得到的结论是正确的!”

说着,汉姆·泰勒已经将手中打印好的稿子递了过去。

激动之下,学生的语言组织其实有些混乱,不过一位成功的学者,归纳重点的能力自然是极强的。

对于克瑞蒂尔·马蒂奇来说,汉姆·泰勒汇报的重点显然是他通过q理论,找到了黑洞的一些特性,并反向证明了q理论关于某个部分的论述,通过已经观测到的天文学数据,得到了证实。

甚至在这期间,他的学生还跟远在西林的乔教授联系上了。对方似乎还帮他解决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推导问题。

mmp!

很突然的克瑞蒂尔·马蒂奇便看自家的得意门生不太顺眼了。

倒不是气愤别的,而是这小子既然跟西林那边联系上了,还对q理论作了研究,竟然不跟他通个气。

如果他早知道这小子把q理论用到了自己的研究上,最起码这段时间他可以对q理论的正确性与否持保留态度,不去跟人争论q理论一定是错的。

想到他刚刚还在视频里跟好友争论的那些东西,克瑞蒂尔·马蒂奇便感觉有些脸烫。

好吧,如果只是跟好友争论两句其实还没什么。关键是前不久他还专门发过文章驳斥q理论。如果接下来他的学生这篇文章发表了,那岂不是被自家学生打自己脸?

于是克瑞蒂尔·马蒂奇下意识的接过了汉姆·泰勒的手稿后,神色奇怪的问了句:“你什么时候开始这项研究的?怎么没听你说过?”

兴奋中的汉姆·泰勒明显并没有注意到教授古怪的态度,情绪亢奋的解释道:“上个月我在看数据的时候,朋友给我介绍了乔教授的q理论,我想着左右暂时你给的命题做不出来,便干脆研究了一段时间。

前面看不太懂,不过在群里经常跟大家探讨,算是大概了解了论文的精髓。然后就看到了论文最后一部分的预测内容。我突发奇想,如果q理论是正确的,那么离散量子引力也就是正确的。

那按照离散量子引力的特点,只要有一些基本数据就能直接计算出黑洞表面积,以及相应的黑洞熵。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贝肯斯坦·霍金公式能否融入到q理论。

然后我就这个问题通过论文上的邮件地址给乔教授发了邮件。没想到他当天就给我回了邮件,还给了我详细的推导过程。然后我就顺着这个思路,证明并验证了整个过程。”

话音落下,克瑞蒂尔·马蒂奇大概明白了为什么这段时间他的得意门生一直都没有消息。偶尔让他帮着给学生答疑,都是行色匆匆的。原来全副身心都去做这个新命题了。

但这个回答显然并不能让克瑞蒂尔·马蒂奇满意,于是他再次没好气的强调道:“我是问伱,为什么没听你跟我说过。”

“额?”这次汉姆·泰勒终于听出了导师的语气似乎不太对,按捺下兴奋的心情,再看教授的面色,似乎也没有多兴奋,甚至都没将目光放到他的手稿上,不由得有些疑惑……

“那个……我想着先把成果做出来再跟您汇报。所以昨晚通宵验证之后,我就小睡了一会,第一时间就来跟你汇报了。”

这都是实话。不过没有提前跟克瑞蒂尔·马蒂奇打招呼,主要还是因为汉姆·泰勒知道自家导师属于那种较为古板的性子,不太喜欢学生偏离原本定好的研究方向,去做些其他研究。

所以怕直接汇报后,直接被教授否掉了想法。干脆便抱着先看能不能做出成绩,再汇报的想法。

说实话,也就是他没有权限拿到ligo、virgo和kagra等等这些大型天文设备观测网络的数据,不然他现在都不打算告知自家导师。而是在验证了更多的数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