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皮尺再动(第一更)(3 / 3)

役,更新迭代比较厉害,明年年底,全国几个飞机制造厂一年就可以生产800多架飞机,并且都是双发四发运输机以及客机。”

“按照一个机组成员两人,然后还要换班,每年的飞行员缺口多达3000人,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准备把一些不合适的飞机全部淘汰,换装成双发四发飞机。”领导说到这些不头疼才怪,只是飞行员就要这么多。

当然这种飞机爆一段时间的产能,就可以让工人不必加班,正常上下班就是了。

所以部里面的领导这次把专家请来,主要就是对相关的数据等等进行论证,下一步要展示给一帮穷伙计们看,反正是以物易物交易,而且飞机怎么也比其他东西显得高大上不是。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穷的国家还是很多,总比买二战那些旧货要好,便宜点都要卖出去,毕竟飞机售后维护保养这一块也是细水长流。

“所以再等几年咱们工业实力到了就可以研发新的飞机。”专家们也点点头,任何产业都不是单一的。

大飞机的产能比较低,运输机一年可以生产七八十架,民航客机基本上50架。

主要是考虑到没有必要爆发多大的产能。

“你们把这些数据吃透,年底的时候你们来做报告。”飞机主管部门的领导又对专家开口说道。

专家们点点头表示明白,没有问为什么。

年底的时候,霍先生会到这边来汇报工作,到时候会带上一些经销商那边请的专家,根据飞行数据评估咱们大飞机的安全性。

然后还要看一看制造成本,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帮咱们的大飞机拿到飞行许可,并且帮咱们推向全世界。

一旦大飞机拿到了飞行许可,就可以在除开北美洲的所有区域销售。

国内也不准备在这大飞机买卖上赚多少钱,国内现在也明白市场的重要性,市场是个棋盘,只要我占了一个空格,那么这个棋盘就少一个空格。

说的通俗点,就是我们只要多卖一架飞机,就有人要少卖一架飞机。

这也是港岛经销商教给咱们的,他们在卖车的时候就实行低价策略,只要我们多卖出去一辆对手就少卖一辆,汽车毕竟不是快消品,只要把这一波打下去,对方一旦破产,以后整个市场就是咱们说了算。

国内甚至已经准备亏钱卖,最终还要跟市场价对比,听从经销商那边专业人士的意见。

摩托车厂,孙爱国喝了一口茶说道:“咱们的船坞可能明年夏季能够建成,然后你就可以敞开了用。”

“港口设施明年夏季也能完成,整个京杭大运河的疏浚工程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在与黄河交界的地方,今年冬天准备修建跟大型的船闸,预计明年年底完工。”

“下一步我听说准备疏浚黄河。”孙爱国说出来的消息让刘海吓了一跳。

京杭大运河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因为黄河比京杭大运河要高。

第二就是冬天结冰的问题。

“其实我觉得黄河治理还是要植树造林。”刘海开口说道。

在刘海穿越的时候,黄土高原已经绿了,并且黄土高原的降水一年比一年多。

有时候自然带来的变化比人为带来的更容易改变环境,刘海穿越的时候,黄土高原已经大部分在种树种草,而且种植的地方都用铁丝网围着,因为你要不围着放羊的人给你吃光了。

后世就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黄土高原降水量增加。

“这个就不知道了,反正我听他们这么一说,我只是关心咱们船厂的船能不能从京杭大运河到南边?”孙爱国这话说的让刘海无言以对。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孙爱国这话也没有毛病。

“反正我们这边不急。”刘海倒是觉得,如果京杭大运河真的通了,那么厂子里面以后生产一些大型重型设备,完全就可以通过内河运输。

在陆地上运三五百吨的东西就太费劲了,水运三五百吨就跟玩一样。

“我这边就是给你通报一下,让你这边有个准备。”孙爱国点点头。

“现在没有什么要紧的任务,你今年的计划也提前完成了,想休息就休息,该回老家转转就多回老家转转。”孙爱国又说道。

“还有就是要跟你说一点,港岛那边经销商会派专家来听取我们大飞机的各种数据,上级准备让其他人来跟这些专家接触,主要是你这边不方便暴露,毕竟西方这些专家是经销商们请的。”

听到这话的刘海点点头:“这样最好,我不想应酬,也不想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盯着。”

刘海还要谢谢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想要做保密措施,太简单了,只要自己不照相,问题基本没有。

刘海自己照相的次数很少,除非与上级领导合影,要是那都泄露了,就没办法了。

你说要打听哪个厂子什么人,那就不容易了,一个厂子有多少同名的人。

“电梯项目组,还有塔吊那边还要你盯着,毕竟五星广场事关重大,另外我们这边沿街的房子,你也抽时间考虑考虑。”孙爱国还是想把厂子外面搞一搞。

第二更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