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流年不利十七年(1 / 1)

秦时颂乔松 毛豆佐酒 860 字 5个月前

春夏之交,灭韩的消息堪堪传开。但多年下来,秦人对韩魏两国早就没了兴致。韩国君臣被押进咸阳那一日,南门外车马行人如常,除了六国商旅站在道边遥遥观望,心生兔死狐悲之感外,老秦人连一点稀奇劲儿都没有,好像灭韩理所应当,灭不了才令人惊奇。

倘若赵国真的灭亡了,那就不一样了,老秦人非得大庆一番不可。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秦国竟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乔松刚刚离开北地郡,赶往王翦大军的时候,秦国的陇西和北地两郡突然遭遇了强烈的地震。

......

当时,乔松一行人刚刚离开了北地郡,刚刚踏入云阳,眼看着就要离咸阳不远了,秦王的诏书却如疾风般送达。那时,乔松正与部下们停歇在路旁休息,一名身背王诏的使者骑着快马,风驰电掣般疾驰而来。

当他远远看到北地君的旗帜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隔着老远就高声呼喊着:

“王诏至,北地君何在!”

乔松眉头紧皱,这种匆忙的姿态,让他心里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但是王诏降下,乔松也不敢怠慢,连忙带领手下众人起身迎接。

那位传诏的信使勒住马匹,稳稳停下,然后几乎是用跳跃的方式跳下马来,迅速打开了手中的王诏,高声宣读道:“王诏! 日前,北地、陇西两郡突遭地动。今特命北地君暂且搁置前往大军听令之事,即刻返回北地,总理陇西、北地两郡政务,以防生变!”

听到这道旨意,乔松心头猛地一震,脸上露出惊愕之色,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恭恭敬敬地接过王诏,表示一定会奉命行事。

根据查阅的资料来看,史书上还真记载了秦王政十七年的这场地震。因为发生的时间太过巧合,刚好在灭韩之后,故此还引起了一些风波。

从图书馆中了解了相关史料的记载之后,乔松心里便有了主意:“陈平,速速传信吕言,命她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待命。”

“唯!”

陈平拱手一礼。

安排好这些事情后,乔松稍稍松了口气。他心想:“北地郡有萧何镇守,又有韩信率领的大军驻守,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倒是陇西郡,地处偏远,局势复杂,需要多加留意才行。”

想到此处,乔松转头对众人说:“诸位大人,不如我们先行一步,前往陇西郡视察一下那里的情况。”众人纷纷点头应是,表示愿意一同前往。

就这样,乔松带领着一队人马踏上了前往陇西郡的征程。

……

陇西郡和北地郡一样,乃是秦灭义渠之后所设。其辖地范围非常大,一度包括后世的兰州,天水等地区,乃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其郡治在狄道,也就是临洮,万里长城的末端所在。

秦朝关中诸郡地图

从云阳到狄道,单单是直线距离便有足足一千多里,即使乔松一行人星夜疾驰,也用了六日的时间方才赶到狄道。

陇西郡守早接到了王诏,一路上又有星宿阁提前开路联系,是以乔松抵达狄道的时候,郡守早就在城门迎接了。

“臣陇西郡守李崇,参见北地君!”

乔松看了一眼城门口迎接自己的陇西官员,眼中闪过了一抹意外的情绪,给陈平使了个眼色。

陈平贯会揣摩人心,瞬间便读懂了乔松的意思,于是便开口质问道:“陇西郡便只有这几个官员吗?其他人为何不一同前来迎接!”

“君上容禀,近些时日陇西流言四起,臣命郡守府官员前往坐镇。故此,失了迎接,还望君上恕罪!”

乔松打马上前,看着眼前鞠躬行礼,却依旧不卑不亢的陇西郡守:“李崇,本君没记错的话,你应当是御史大夫李昙长子吧。”

“回君上,正是。”

乔松嘴角骤然勾起了一抹笑意,心中暗道,果然。

李崇此人或许在此时名声不显,可实际上此人的后代却极其了不得——他便是陇西李氏的先祖,也就是李唐皇室的先辈。

“郡守保境安民,处置民情乃是职责所在,既无失职,又何罪之有?倘若因本君一人,劳动郡守府上下官员来往迎送,因此误了民情,反倒是本君之责。”

“君上宽仁,臣代陇西官员拜谢!”

“免了吧,灾情如火,倒是该先看看这陇西郡当前的模样。”

“还请君上入城,待臣详细禀报。”

陇西和北地郡一样,都属于边塞。由于有义渠的过去,因此其治下之民同样有相当一部分以游牧为生。

而北地郡治所义渠好歹当初也是义渠部族的王城,而这狄道便没有这个幸运了,故此城池连义渠都不如。但是入城所见,却让乔松对这位陇西郡守心生好感。

狄道虽不显繁华,但一路所见却井然有序,虽然狄道城内有一些建筑因地动倒塌受损,但是废墟已经清理完毕,一些危房也被围了起来,看样子是准备择日拆除或者是修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