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22 一个胃癌,一个阳强症(4 / 6)

动,只要是在里面购买药材的,无论金额多少,全都享受八八折。

顿时,原本只是持观望态度的医院和药店采购们也心动起来,想着先进去看看,要是品质和价格都不错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考虑。这些采购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算是和善堂与批发市场的资源共享,和善堂招了那么多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而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又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竞品,即使客户资源共享也没什么损失,反倒能够相互促进。

这不,一走进交易中心,一家家整整齐齐排列在一起的档口,门前公共区域开阔且卫生,没有一般街面上乱扔的垃圾报纸,每一家门头上都挂着一块自己定做的门牌,例如“滇南三七”“利州黄芪”“川渝续断”这样,让人一目了然,知道这家店里的主打招牌产品是啥,以及产地。

再一看品质,切割整齐,大小匀称,形状规则,每一片饮片加工得像工艺品一般漂亮规整。

大家都是积年的老采购了,拿起来闻一闻,咬一口,就知道正不正宗。

“唔……这党参倒是正宗上党参,你们咋卖的?”

店家连忙拿出价目表,不过,能来这里租铺面的也不是生意小白,长着“火眼金睛”,一看买主的穿着和气度就猜得出应该是医院里的老采购,当即小声说:“零卖是价目表上的价格,但您要是大批量采购的话,可以这个。”他比个手势。

老采购一怔,这可比他们医院目前正在用的便宜不少呢!

于是,很快,有人就成交第一笔生意,接下来是第二笔,第三笔……每成交一笔,中间表演台边就放一串炮仗,炮仗声不断,那热烈的气氛就被越推越高,到后来路过的都要进去看看热闹。

而且,人都有个心理:好东西是有数的,卖出去的越多,剩下的越少,那不停的炮仗声似乎就是在催促大家“快买吧所剩不多了”,于是大家挑选速度都不由得加快起来。

也有一些散客,则是专门来看热闹的居民,看大家成交就跟大白菜似的,顿时也有点好奇,想着家里正好缺点清火药,缺点炖鸡汤的补药,干脆也买点,反正能打折呢。

而清音和苏小曼主打的就是一个质量过硬,进来的每一个药商,他们的产品都请专人亲自验过,没有霉变生虫、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只要用过的,下次还会想到这里。

于是,很快的,服务中心开票都忙不过来了,买家有序排着队等待开票,卖家则继续在介绍着他们的产品优势,清音区里领导转了一圈,又在中间空地的椅子上坐着休息一会儿,请大家喝了点羊屎茶,哦不,逍遥茶,秘书说下午还有别的工作安排,清音连忙知趣的把人送到大门口。

“小石,你这个朋友看起来跟各级领导都很熟啊?”石磊带来的县农业局干部连忙拉住石磊问。

石磊忙得焦头烂额,明明是来学习考察的,他却像是来做生意的,这里跟人聊两句,记一下,那里打个招呼,攀谈几句。“啊,啥朋友?”

“就你说这个清医生。”

“哦清医生啊,她是一位好医生,等等,老乡你这个黄芪不错嘛,种子是自己留的还是哪里买的?啥,听不清?我说……”

众人:“……”

合着小石今天又是来踩点打探消息的呗。

清音送完人,回办公室喝点水,下来的时候,交易大厅依然人山人海,她顺着记忆来到一个位置很好的档口门前,就见一名女同志正跟人前后左右的忙着介绍药材,虽然还带点乡音,但她头发剪短,露出光洁的额头,一身得体的白衬衫工装裤,看着就格外的干练利落。

清音一直等到这批顾客去排队开单,她才走过去,“兰花姐今天生意咋样?”

“好着呢!我都不敢想象有这么多人来问价,问了还基本都买了,你说这些人兜里得有多少钱啊?”她平时在外头卖药材经常是口水讲干,别人也不一定买,可今天,她只需要介绍一遍,感兴趣的追问几个问题,人家就去买单了!

更别说,她们现在还合伙搞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逍遥茶公司,知道逍遥茶就是前段时间声名大噪的羊屎茶,大家伙就是不买也要来看看热闹,看茶的和买药的人群几乎达到了一半一半。

“你这位置好吧?”

兰花笑得见牙不见眼,“好好好,这可太好了,人家一进来就能看见我的档口,随便看几个就能下单,哎哟喂我可说好了啊小清,等上面三层楼开业,你也要给我留两个好位置。”

“怎么,一个档口你还不够?”

“照今天这架势不够,我还得再招两名工人来帮忙才行,哎呀我先忙了,待会儿再聊,啊。”

“她的生意真好,今天业绩应该十分可观。”石磊走过来跟清音说。

“怎么样,看了一圈,石干部有没有什么收获?”

石磊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他今天可真没白来,他第一次见识到,原来中药材还能这么买卖,原来张兰花同志做生意这么热情,以她为首的这批利州药材老板里,就数她生意最好。

而她生意好,回去就是最好的宣传,会大大增加老百姓种药材的信心和决心。

“不瞒你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给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