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成了(3 / 3)

户口迁到林场来,往后就跟着陈家一起吃红卡片。

就这样,陈维国和赵娟的亲事,以闪电般的速度办成。

赵、陈、李三家人都挺高兴,算是解决了一桩大事。

一号这天,徐秀香母子带着两块布料、一双鞋、二斤毛线来了李家。

当着李家人的面儿,给了赵书成一百三十块钱,又给了赵娟一块手表。

那手表是徐秀香好几年前就预备好的,只等着儿子有对象要结婚了给人家姑娘。

之前刘家提的那条件,徐秀香心里犯膈应,就一直没拿出来手表,正好这回给儿媳妇了。

陈维国和赵娟顺利订了婚,俩人去局照相馆照了相,又去局里管民政的那里领了结婚证。

二号早晨,赵娟跟着陈家母子,加上王建设,四个人从李家离开,去赶小火车。

临走之前,赵书成悄悄塞给闺女五十块钱,让她好好揣着别拿出来。

闺女嫁人了,手里得留点儿钱,不能一分钱没有受难为。

陈维国去一趟松江河,领回来一个苗条漂亮的媳妇,这消息比刮风还快,迅速传遍了前川林场。

刘家那头也听说了,气的刘家那婆娘在家里破口大骂,刘红霞更是哭的不行。

这时候,林场职工都上山干活去了,刘大明白还没退休,肯定也得上山。

家里没男人做主,刘家那婆娘也不敢去陈家找事,只能咽下这口气。

陈维国回到林场,立刻就出发去了山上,留下赵娟陪着徐秀香和陈家这几个小的。

徐秀香跟张淑珍商议了,把赵娟安顿在盛家老房子,跟几个女知青住一起,吃饭在陈家。

这赵娟果然是个过日子的人,白天去陈家,洗衣服做饭啥都干,家里家外一把抓,徐秀香总算是享受着了儿媳妇的福。

陈家几个弟弟妹妹,对赵娟也是格外敬重。

陈家这头,天天欢声笑语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儿。

另一边,盛希平等人十一月一号开完冬运生产誓师大会之后,就坐着通勤车到了今年的山场驻地。

今年的山场就在去年那一片伐区里面,占地面积是去年的两倍还要多。

根据今年的采伐规划图,四个工队抓阄抽取各自的作业区。

同时,还要抽取那台闲置的拖拉机。

盛希平运气还行,抽到的这一片林子不错,成材木头挺多,还没有特别险峻陡峭的地形。

但是那台拖拉机,被一工队抽走了。

这样一来,今年知青队就是机械化加牛马套共同作业。

知青队分到了七副牛马爬犁,由大碱场的社员当套户,并且负责喂养牲口。

盛希平带着知青队几个骨干商议了作业方案,将拖拉机安排在距离楞场远的一段,牛马套作业区在近的一端,这样能够最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之后,盛希平没着急开始干活,而是带着人,把伐区里的拖拉机道和爬犁道都简单修了一下,最大限度的保证集材运输通畅。

等陈维国、王建设他们回来,正好动工采伐。

王建设、郭永平、于帅军、陈维国几个夏天都经过培训拿到了证,所以今年知青队不需要另外找锯手和拖拉机手,可以自己干活了。

一群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卯足了劲头,甩开膀子干,要跟其他工队比试比试,看看哪一队产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