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华会走了(2 / 3)

“啥玩意儿?新华会走了?他这还不到一生日呢。”张淑珍刚把剩下的饺子收拾起来,一听儿子的话,立刻就往屋里走。

“他咋走的?你扶着他了?”张淑珍脸色不算太好,问儿子。

盛希平一看,还挺纳闷儿,孩子会走了不应该是好事儿么?老妈这是咋了?看着好像不太高兴呢?

“没有啊,我没扶着他,就自己站起来迈步走的。这玩意儿还有啥不对么?有说道儿?”

盛希平瞅了眼老妈,试探的问道。

“没啥,孩子不好太早会走路,走得早,往后累吧。”

张淑珍说的这个累,是三声的,累吧,意思就是生活困难,不如意。

“男孩吧,咋地也得过了生日之后会走才好,新华还没到生日呢,唉。我就怕这样,都没敢给他剪绊脚绳。”

绊脚绳,以前老人传说,孩子再投胎前,都是用绳子拴着脚的,想要学走路,就得把绊脚绳给剪开。

有的人就趁着孩子站立的时候,在后头拿着把刀,或者剪子,比量着剁或者剪,那就是剪绊脚绳。

据说绊脚绳剪断了,孩子就会走了。

“妈,你看你,我还以为是啥事儿呢。今年闰了个八月你忘了?

要不然的话,咱新华早就到生日了,他现在会走,也正常。

再说了,现在哪还论这些老理儿啊?可不兴讲究这些。”盛希平一听这话,松了口气,他还以为是啥事儿呢。

一般来说,小娃三翻六坐八爬,顶着周岁会走,这是正常的生长规律。

如果按阳历算,到今天盛新华正好一周岁了,他身体健康,到这时候会走很正常,不算早。

当然,老辈人都是按农历算,盛新华应该是一月十九号满一周岁,所以就显着提前了些。

这也是张淑珍不太乐呵的原因,就是觉得孙子走的早了,怕以后不好。

可儿子这么一劝,张淑珍仔细琢磨了下,也有点儿道理。

“算了,那累吧不累吧的,也不在这上头。

我们这一辈儿人倒是走的晚呢,日子过的也够累吧了,往后日子越来越好,还有啥可累吧的?”张淑珍自己宽慰自己道。

“儿子,来,让妈抱抱,听说你会走了?”

刚才丈夫和婆婆说话呢,周青岚没好插嘴打岔儿,这会儿才出声儿。

不管别人怎么说,作为母亲来讲,儿子会走了,无疑是让人高兴的事儿。

周青岚伸手,接过盛新华,亲了亲儿子的脸蛋,然后把孩子放到炕里头,拍着手引导孩子往外走。

估计是盛新华也觉得好玩儿,就特别高兴的朝着他妈妈走过去。

这几步比刚才更稳了,也走的更快,小家伙几下就来到了周青岚面前,扑到了妈妈怀里,乐得不行。

“哎呦,我儿子真棒,走的太稳当了。”

刚才儿子走的时候,周青岚可紧张了,就怕小家伙走两步摔倒,没想到,人家走的可稳呢。

周青岚这个高兴啊,赶紧抱起来儿子亲两下。

盛新华会走了,这在盛家也算一件大事儿,那头盛希康、盛云芳等人,也都凑过来,逗小侄儿,让他再走走。

盛新华可能是溜达的累了,这会儿却怎么也不搭理叔叔和姑姑们。

只趴在妈妈怀里,歪着头看着旁人,不管盛希康他们怎么逗弄,就是不肯再下来走了。

外屋厨房还有点儿活没干完,周青岚又把孩子交给了盛希平哄着,她去收拾利索。

然后一家人坐在炕上闲聊会儿,逗逗孩子,不知不觉的也就八点多了。

盛希平两口子抱着孩子去西屋,给小娃换衣服、洗屁股、扑粉、垫褯子。

这些都完事儿之后,周青岚解开衣服抱起来儿子喂奶。

“嗯,小屁孩会走了,是不是也该准备断奶啊?往后心眼儿越来越多,光是恋着吃奶,就不好好吃饭了。”

盛希平坐在旁边,瞅着他家大儿吃奶,不怀好意的问了句。

“咱妈说了,不让太早断奶,就算不喂到两岁,咋地也得喂到一岁半。”

周青岚抬头,瞥了盛希平一眼。

“嗯,那就等年后开学吧,反正这阵子放假,就让这小屁孩多吃俩月的奶也没啥。

可别等一岁半啊,那时候正是夏天,孩子又哭又闹的上火。

两岁想都别想,吃那么长时间奶干嘛?不够烦人的。”

母乳一周岁就可以了,那些吃母乳两三年的,根本没必要,养成习惯了,更不容易断奶。

盛希平记得,以前在曙光林场的时候,有个同学吃奶一直吃到了上育红班。

上着上着课呢,那孩子就跑了,一问他,馋奶了要回家喝奶去。

大家伙儿都笑话,多数人都不乐意跟那没断奶的同学玩。

“那你去跟咱妈说,我才不说呢。”

周青岚就笑,这种明显会引起婆媳矛盾的事情,她才不出头呢,谁出的主意,就让谁说去。

“得,到时候我去说。”盛希平点点头。

估计老妈一听说给孩子断奶,当场就得炸锅儿,行啊,这种挨喷的活,还是他去吧,否则影响婆媳感情。

周青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