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新年新希望(3 / 4)

爆竹啥的,就是为了哄孩子玩。

盛希平拎了个小筐,里头都是各类花炮啥的,兄弟四个随便拿了些,再点燃一支香,就在这院子里放了起来。

二踢脚、钻天猴、闪光雷、彩明珠,还有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有的点燃了在地上一个劲儿转,一边儿转一边往外喷五颜六色的焰火。

有的带根绳儿,挂在晾衣服绳上,点燃了也是吱吱转悠。

盛新华跟盛新宇最喜欢这种了,俩孩子拍着手叫好。

要论烧钱儿快,鞭炮肯定能数得上,不多时,兄弟四个就放了半筐的烟花。

这时候,张淑珍喊着吃饺子了,盛希平看了看筐里快见底儿的烟花爆竹,连忙说今天就这样吧,改天再放。

盛新华他们还意犹未尽,可是那头张淑珍和周青岚连声催促,他们也只好跟着爸爸和叔叔们,一起回了屋。

厨房因为煮饺子,满屋子热气,只能敞开门往外放一放。

冷气重,热气轻,就会见到厨房上半截儿是弥漫着昏黄灯光的雾气,下半截则清清朗朗什么都没有。

众人带着一身凉气进了屋,俩孩子赶紧摘了帽子手套,爬上炕暖和脚。

盛希平他们帮着把饺子端上桌,然后一家人坐下,有说有笑的吃饺子。

时不时的,就有人喊着,吃出钱了,或者吃出枣、花生、糖等。

那俩小的,见别人吃出钱,羡慕的不行,喊着他们也要钱。

于是张淑珍就悄悄把钱塞在饺子里,夹给俩孙子,果然,孩子们吃出钱,高兴的直蹦。

吃过除夕夜的饺子,在十二点钟声响起时,盛希平领着弟妹妻儿,给父母拜了年。

新的一年,就此展开。

正月初一初二,走亲串友互相拜年,初二下午,盛希平还请了王建设等人来家里吃了顿饭,一起热闹了下。

正月初三,盛希平领着妻儿坐车去松江河,给丈人和丈母娘拜年。

周青扬的婚事定在正月初六,周家那边有不少事情,盛希平和周青岚回去,正好帮着家里忙活忙活。

周青扬结婚娶媳妇,这可是周家的大事儿。

初五这天,周家和王家的亲戚,坐着火车来到了松江河。

盛希平和周青越俩,去车站接站,接到了周青岚的叔叔伯伯、姑姑姑父、舅舅舅母、姨母姨夫、堂兄弟、表兄弟等近二十个人。

周青岚结婚那时候,周明远的弟弟周明华,和王春秀的大哥王忠景来送亲,盛希平都见过。

剩下这些亲戚,盛希平是一个也不认识,得亏有周青越给介绍,这才一一见礼。

“大舅,二叔,走,咱先回家。外头有专门找的拉脚车,咱坐车回去。”

众人寒暄几句,盛希平忙招呼大家出了火车站。

十几个人,一辆驴车不够坐,于是又找了一辆,两辆驴车拉着众人,直奔白山街道。

到了周家胡同口,众人下车,盛希平付了车钱,然后陪着众人来到周家。

“爸、妈,我们把二叔、大伯、姑姑、大舅、二舅他们,都接来了。”

周明远家里只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但是堂兄弟众多,这次他的堂哥也来了,所以盛希平说大伯。

王春秀娘家兄弟姐妹比较多,只是如今有的在外地离着远,来的就只有大哥、二哥,还有两个妹妹。

周明远和王春秀听见动静,急忙从屋里出来,见到亲人那一刻,也是高兴万分,亲亲热热的握着手,打招呼。

周青扬和周青岚也跟着从屋里出来,这时走到近前,先跟长辈打招呼,然后再跟平辈儿的几个堂兄弟、表兄弟见礼。

“新华、新宇,快过来,这是你大姥爷、大姥姥。”周青岚把身后的盛新华、盛新宇拽出来,跟长辈们见礼。

“大姥爷过年好、大姥姥过年好。”

俩孩子来之前,周青岚特地嘱咐的,见了长辈一定要叫人,不能畏畏缩缩的躲着藏着,那样没礼貌。

盛家这俩孩子都挺开朗大方的,所以妈妈一提,二人赶紧就给长辈拜年。

“哎呀,这就是青岚家的俩小子?长得也太俊了。

来来,姥爷今天来的着急了,没给你俩预备见面礼。这是姥爷给的压岁钱,你俩揣好了啊。”

周明辰,也就是周明远的大堂哥,从兜里掏出两张一块钱来,塞给俩孩子一人一张。

别看盛新华小,可他知道那是钱,知道钱是好东西。一见那钱,顿时眼前一亮。

不过,这小子有心眼儿,没敢直接伸手去拿,而是看向了爸妈。

这时候,周青岚赶忙推拒,“大伯,这可不行啊,他们这么点儿个孩子,要钱干啥啊?不能给他们。”

“你上一边儿去,我这是给孩子的,也不是给你。”

周明辰瞪了侄女一眼,弯下腰来,把钱直接塞到了俩孩子的衣服兜里。

“乖宝贝,这个钱是姥爷给的,你们自己拿着,以后馋了就去买糖吃啊。”

周青岚和盛希平互相看了眼,都是一脸无奈,却也不好多说什么。

大过年的,周明辰这些长辈头一回见到盛新华盛新宇,能不表示表示么?

他俩要是再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