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此时年幼(3 / 3)

盛赋 明圣之君 2313 字 2个月前

鹿书院真的比恒昌书院厉害多了。”

“人一旦在某个关键时节做错了选择,穷其一生都要去弥补当初犯下的错误。”

只有苦口婆心的劝告,不能急眼,从老家出发时,父亲就已得意洋洋的告诉村里人,石崑必然是要去白鹿书院的。

若没能去成,父亲回去后都不知该如何面对父老乡亲……

百姓们都很清楚,白鹿书院强于恒昌书院,皇都繁花似锦,随意在白鹿书院结交一两位世家子弟,往后仕途不言顺风顺水,也能锦上添花一二。

且石崑天赋,已肉眼可见。

若做之比较,这些寒门学子的父母都会一致认为,恒昌书院的先生远远不如白鹿书院的教书先生。

事实上,确实有所不如,但也绝非这些寒门学子父母心中所想的那么不堪。

石崑同样心虚不已,可言语掷地有声,道:“我意已决,爹娘莫要在劝了,我一定要给宇文公子争口气!哪怕我从未见过宇文公子。”

父亲:“……”

母亲:“……”

两人刚欲发火,远处传来轻微的号角声,所有学子要进入文昌阁等待命运的垂青。

石崑趁着父母微微失神,撒腿就跑了。

这一瞬,父母的心沉到了湖底,两人苦闷不已痛苦万分的蹲在了地上,这可如何是好啊,回去该如何面对乡亲父老啊……

一百位学子徐徐进入文昌阁,李春阳因个头小一些,跟在后面,石崑身法轻快的跑到了李春阳身边,稍微使劲拍了下李春阳瘦弱的肩膀,后者微微一顿,石崑见状嘿嘿笑道:“怎么还是和以前一样弱不禁风,要上大场面了,要硬气些。”

李春阳略有怯弱的笑了笑,说道:“我要是有你这么高大就好了。”

两人虽相差了些年岁,可在读书一事上天赋大致相当,都喜欢斗蛐蛐玩,私交甚好。

石崑忽然神色一振道:“你做好选择了吗?”

李春阳没有回答,而是想了想,试探性反问道:“那你做好选择了吗?”

石崑得意一笑道:“我当然做好选择了。”

李春阳刚欲回答,结果一步跨出就来到了文昌阁里。

高台上,那位年轻将军身着甲胄,气势不俗,平日里难得一见的冯老先生也坐在那年轻将军身旁,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

还有位气态端庄的姐姐,这一百位学子天赋都不弱,稍微一想就猜到那位是井寒清。

对于这位传说中的八顾之一,孩子们心生向往之情,虽不是一个美女,可看上去格外的有亲切感,某些女学子,更是打心眼里想要成为井寒清这般人。

冯远秋柔和的看了眼这些孩子,老迈的声音也很温柔,说道:“孩子们,你们当中会有二十人入主白鹿书院,若没能去成的,也不要觉得失落。”

“要和平日里一样,严于律己,好生读书,往后自是一片灿烂之景。”

一百位学子依序而立,看似懵懂,却又不那么懵懂的点了点头。

许还山看在眼里,恒昌宗准备的学子是真的没有诓骗他,这些孩子的精气神比之寻常孩童要格外的明朗清澈耀眼,着实都是好苗子。

冯远秋继续言道:“我身边这一位,便是从皇都来的许还山将军,亦是八顾之一,接下来,你们在台下依序将自己的名字工工整整的写出来,交由许将军过目。”

台下,有一小小案台,宣纸厚厚一摞。

许还山安安静静的看着,这幅景象,与自己昔日进入白鹿书院之前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