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云泥之别(2 / 3)

在当前的局面下,他只能低头,“不是!他们是英雄!”

而卿云继续低吼着,“有这么一群人,大多都是初中毕业就没继续读书的,你眼里的学渣,在前几年的大洪水里,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跳下去用身体堵住缺口,誓死捍卫着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他们是‘泥’吗?”

王子豪已经放弃了抵抗的念头,麻木的说着,“不是!他们是英雄!”

“全球平均每年火灾中死亡者人数排名我国位列第四,约2100人。

而总人口与我国相当的白象国死亡人数为2万,是我们的十倍。

即便是消防职业化被广泛称赞的漂亮国,每年死亡人数也有5000人,是我们的2.5倍。

如果算人均火灾死亡率,我国已经是全球最低的国家。”

卿云在讲台上低声陈述着一个事实,教室里的人却露出了匪夷所思的神情。

“怎么可能?漂亮国不是拥有最好的消防装备?”

面对质疑,卿云笑了笑,“现在的互联网什么都能查到,你们去网吧可以搜搜看。”

在座的,没人是傻子,既然卿云说了准确的数字,这件事就不存在什么证伪的必要性了。

但是……

好纠结!

漂亮国,为什么会死这么多?

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台上的卿云却提高了调门,“但是,我国的消防员死亡人数,却是全球最高的!

建国以来,共有636名消防员、87名森林消防战士在执行灭火救援等任务、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过程中壮烈牺牲!

光是98年3.5长安石化事故,就牺牲了12名消防战士!

他们都是你眼里的学渣,但……王子豪,我问你!他们是‘泥’吗?”

王子豪已经彻底埋下了头,眼前的形势让他不得不埋头。

人是社会中的人,虽然他很清楚他输在了哪里,此刻也反应了过来,卿云偷换了概念。

但是,他无法反驳。

台上的卿云继续说着,“‘泥’我们说过了,再来说说你嘴里的‘云’!

我相信在座的一些同学,对去年我们在燕京的游览应该还记忆犹新是吧。”

班上的几人露出了笑容。

那是他们的荣誉。

来自燕京大学的邀请,让他们这些清北种子选手提前感受燕京大学的氛围。

其他的同学都露出了艳羡的目光,投向那几人。

林讯也露出了自衿的笑容。

几人中唯一没笑的只有王子豪和卿云。

王子豪知道,卿云接下来的话,绝对是对他的攻击。

但是会攻击什么呢?

王子豪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卿云当时也是受邀人之一。

“那天,有个《21世纪人才报》的记者,采访了我们。过了两周,也就是4月15日,一篇题名《燕大、华清到底为谁而办》的报道便发表了。

中间的一组数据,我记得非常清楚,不信的同学可以去市图书馆查阅这份报纸。

2000年燕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漂亮国,比例高达78%。

2001年燕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漂亮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

而这一年燕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13人,比例接近90%。

同时,在那篇报道里还有一个数据,让我震撼,留学总体回国率不到三分之一,而自费出国的回国率仅4%。”

卿云的话语,言之凿凿,让众人陷入了沉思,这种数据是编不出来的。

而且他们更有确切的感受。

毕竟锦城四中这么多年也诞生了不少的清北学子,后续的统计上面也能看出大多留在漂亮国。

卿云能记得这么牢,完全归功于当年的键盘大战。

不过当时的他,是站在另外一边的。

直到被人用这篇报道打了脸,这才改弦易张,自然他记得很清楚。

“每年国家对清北的投入,我不说大家心里也有数,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国内接受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教育,然后转身投入他国,为他国做贡献,甚至造出各种尖端武器来对付我们!

这是什么道理?

更诛心的话,我这里就不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这篇报道。

我现在要问的是,王子豪,这就是伱口中的‘云’?这种云,你真的愿意做?”

王子豪呐呐而不能言,卿云没说透的话,威力比说透更大。

要是深入分析,他还可以扯扯科研环境、氛围什么的。

但是卿云这么一说,显然将这群人等同于了叛国,让他无从辩驳。

见王子豪不吭声了,卿云也见好就收,做着总结陈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