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家太穷了,远不如十年后、二十年后的华国。
民族因何自信?
归根到底是家底儿的实力!
当年引进某钢的170nm轧机,为了节省外汇,国家连图纸都没有舍得买,以至于后来想要仿造都无从下手的。
筹建宝钢一期时,继续延续了此前的方式,完全由樱花国包建,最终被称为“连厕所一起引进”的工程。
筹建宝钢二期,我们开始有点钱了,就提出了“联合设计,合作制造”的原则,漂亮国指责我们强迫转让技术,其实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的。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这个逻辑对不对,其实还是要看针对什么人,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处于什么样的年代。
如果是个人或者企业,这话其实基本是对的。
因为所有的商品都是具有产业链,个人或企业拥有自己产业链的一环,无法掌握全部的。
比如我们吃的饭菜、穿的衣服,还有用的手机电脑都是买的,如果你是自己个人造,你也许耗费一辈子都无法成型。
而且国家那时艰难的财政,还在应付经济硬着陆的危机,一直等到08年后,国家才真正开始崛起。
不仅仅是财政,还有人心。
多难兴邦,不是一句空话。
在不同的时代,对于同样的人和物等,造买租的选择其实也都会是不同的。
事件有其特定的背景,不能站在几十年后去凭空的指责。
所以,宋儒华这样的想法,卿云没有去批判,而是心平气和的讲着道理。
“老宋,确实,如果作为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我们没有什么必要去造,到时候直接用就是了。
但是,我的梦想,要做的是整个产业链的所有活。”
他必须说服宋儒华,毕竟……
这货真的很能教书。
他要的是炎黄教育集团未来分层次教育所能够带给他源源不断的子弟兵,从软件到硬件,从低端到中端,甚至高端的产业工人、软硬件工程师大军。
社会招聘,只能解决一个集团人员的流动性问题,是一种补充。
自己培养出来的,从一张白纸开始,被集团文化灌输过的子弟兵,才是集团的根本。
何况,现在大学教育教出来的……绝大部分人都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所以卿云干脆跳过了校招这一步,直接从根源入手解决问题。
大学教育和实际脱节是吧?
续上不就完事了。
未来的炎黄教育集团和国内的大学最大不同就是,它有一个强大的企业做后盾,二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
而这一切,需要一个明确并支持他理念的学校最高层。
宋儒华懂教育,也懂企业,这才是大学校长,或者说职业大学校长的最佳人选。
宋儒华却摇了摇头,“不可能的,小卿总,没哪个企业能完成这样的……壮举!”
卿云却定定的望着他,“新罗的三桑……好吧,它也没完成,但不代表我不能完成。”
宋儒华烦躁的挠了挠自己头发,“小卿总,真没必要的。
你去把别人的路,重新走上一遍,在我看来,只是为了满足你那狭隘的民族主义情怀而已。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得自己造!费时费力浪费资源!”
卿云指了指石玉柱面前那台电脑,
“老宋,我问你,如果有一天,炎黄集团开发出了属于我们国家自己的操作系统,你觉得怎么样?”
宋儒华冷笑了一声,“算你牛逼!算你厉害!我帮你说一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了嘛!”
卿云没有动怒,只是笑笑,“如果我超越了他们呢?”
“那就算你卿云名留青……”宋儒华突然闭上了嘴。
卿云呵呵一笑,“你信不信,到时候安上这个系统的电脑,连机都开不了。”
宋儒华张着嘴阿巴阿巴两声,肩膀颓然垮了下来,喃喃自语着,
“太难了!我的小卿总!真的太难了!
它需要举全国之力,上下一心才有可能实现!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产业你明白吗?
我甚至认为这就是和农业、工业并行的一大产业!
这条路,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办到的事!”
卿云盯着他的眼睛,“三桑为什么能做到一大半?”
“你特么的又不是财阀!”宋儒华怒了。
卿云却淡淡的说着,“我才18岁,我有的是时间。”
难吗?
肯定难。
难于上青天。
“总得有人来做吧!那这个人,为什么不能是我?”
说给宋儒华听的同时,卿云也像是说给自己在听,
“你想想看,我要构架万物互联,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我做吗?他们一定会打压我的!
科学无国界,是科学知识本身的无国界。
同样的科研成果,不会拿到外国就不好使了。
不会有华国科学和外国科学的区别,华国的铁球和伽利略的铁球落地过程并没有任何区别。
但科研活动和技术研发是有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