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广勇君,你需要节制(2 / 3)

世界再次给了909工程当头一棒,包括‘巴统’17国在内的33个西方国家重新签署了《瓦森纳协定》,对华国等国家实施包括电子器件、计算机、传感器、新材料等9大类高新技术的禁运。

胡启立顶着巨大压力背水一战,他后来回忆说:立了项,但迟迟找不到合作伙伴,外国人嘲讽说‘华国人以为有了钱就能搞半导体’;工程开始建设了,恰逢半导体市场低迷;和樱花的NEC谈成了,却又招来批评。有人说‘华国人买个炮仗让樱花人放’.

总之各种心酸曲折。

但胡启立不信邪,利用先前引进的技术一边摸索,一边建厂,吸取了908七年建厂的教训,以尚书之尊亲自去跑手续和谈判,仅仅两年就完成了建厂,试产当年就取得了5.16亿的利润,这就是华虹。

华虹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华虹成立之前,华国SIM卡芯片全部进口,平均价格82元。华虹出现后,2003年SIM卡平均价格降低到8.1元。

可以说,华国的每一个用手机的老百姓,都是华虹的受益者。

然而,生不逢时的华虹赶上了1998年的金融海啸,全球半导体市场萎缩,新罗樱花企业也针对华虹发起了价格战的绞杀,最终,华虹虽然顽强生存了下来,但是并没有实现立项之初被寄予的‘做华国半导体行业领头羊’的厚望。

“531、908、909三大战役,国家用了十几年时间,耗费了高达数百亿的资金,却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勉强合格的华虹,而西方《瓦森纳协定》带来的重重封锁,也让华国难逃‘引进-建厂-投产-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石广勇拿起了一支烟,桃乃穆香内柔顺的拿起打火机替他点着火,听着他的下文。

“其实,在我个人看来,‘半导体三大战役’并不是完全失败的。它至少终结了华国芯片产业的举国体制,它让全国形成了共识,要搞半导体,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配置要素。”

桃乃穆香内闻言顿时有点懵,市场只是一个配置要素?

石广勇戏谑的看了她一眼,“伱别忘了,我是一个经济学家。”

桃乃穆香内有些不好意思翻白眼……

以她的学识,以及这么多年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来看,市场是决定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限制性因素。

说到底半导体是应用技术类范畴,是工业的范畴,而不是科研理论的范畴。

应用技术,你首先得应用。

石广勇嘿嘿了两声,他知道妻子的不认同,但她温良的性格让她不愿意当面反驳他。

“我习惯于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既然,市场它是一个配置要素,解决它就完事了。

主动的嵌套进入全球化产业体系,而后进行逐步的国产化替代,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资金……卿云的思路,在我看来,是目前看到最正确的。

8亿件衬衫换1架飞机确实困难,困难在于衬衣就是衬衣,排除奢侈品后,它就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它的价格是有天花板限制的。

其实他跟华唯的思路是一致的,用高产值的产品做大,而后加大科研投入再做强,步子小,但稳,积跬步而致千里。”

他也不想和妻子争辩什么,直接跳开了话题,“学校是愿意和炎黄集团进行深度绑定的,这是双赢。”

桃乃穆香内也知道丈夫不想和自己起争执,有的时候‘搁置争议’在夫妻之间也很是适用。

她歪着头想了想,“但这和采薇酱有什么关系呢?”

石广勇笑了,“秦家,如果不是他们白捡了卿云这个女婿,厚朴控股,除开掌管农业的秦天川的厚朴集团,无一例外都会受到宏观调控的打压。

特别是秦老二,我听说本来这次国家应该是要对他动刀的,他的铝电联产纯属是动了国企发展的奶酪。

也是因为卿云折腾出来的大豆保卫战和药品一致性评价,让高层看到了秦家的忠心,对秦家网开了一面,让他在停业整顿期间腾退SMX铝电的外资。”

“所以……”桃乃穆香内迟疑的说着,“所以,学校是不想秦家来……蹭名头?”

石广勇点了点头,“有卿云这种学生,学校可以在未来获得巨大的名声、经济利益。但是,卿云也有失败的可能性,所以学校是希望循序渐进的进行绑定,目前也是这么操作的。”

桃乃穆香内笑出了声,“这倒是老校长的风格。”

在她看来,復旦乃至华国人,都有一点既要又要的思想。

石广勇耸了耸肩膀,“这是老成持重。”

不过妻子的笑声,也让他有点挂不住脸,强行延续着话题,“所以秦家在其中的存在,在学校看来,就是一个拖油瓶了。”

桃乃穆香内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而后不确定的说着,“所以,学校是希望采薇酱成为云君的妻子?”

石广勇摆了摆手,“想法是有这么个想法,但都知道目前情况来看,不可能。

学校也是走一步看一步的,毕竟卿云还年轻,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万一苏采薇有这个命呢?

反正对于学校来说,这并不影响什么,左右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