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你现在得给我一个准话了(2 / 3)

,并以低价换股的方式买下了津门摩托骡拉芯片厂。

三年时间,章汝京便在华亭建了三个厂,建成了4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和华国第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

这席卷天下一般的建厂速度让世人惊叹,但也带来了一个危机。

缺钱。

无实控人的多头股权架构,让华芯国际可以短时间在国际市场上腾挪辗转的避开《瓦森纳协定》,从樱花国、从新加坡、从欧洲获得大量的转让技术。

0.21微米存储器工艺、0.18微米逻辑工艺、0.13微米逻辑技术……

这都是这个股权架构带来的好处。

但是,多头股权架构并不是没有弊端的。

在融资上,特别是涉及到所有股东同时向公司追加投入的问题上,就会变成各方推诿扯皮的局面。

只要有一个股东不愿意出资,其他股东也就没办法出资,都想的是‘凭什么’?

而其他股东就算决定出资,那位不愿意出资的股东会被稀释股权,所以在这种议题上,他还是会投否决票。

这个时候,涉及到股权比例的变动,这就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必须表决一致。

特别是涉及到各个国家的不同方,利益太难协调了。

所以,华芯国际在增加资本金上,完全无路可走。

借款道路,也是荆棘丛生,半导体产业的投资金额过大、投资时间过长的特性,让海外银行业在无政策指导下,对其的贷款也是十分审慎的。

而国内的银行……

偏偏华芯国际在设立之初,为了绕靠瓦森纳协定的限制,注册在海外,其资本是美金。

为了避免调查的风险以及落下口实,国内银行的钱,华芯国际还不敢多要,否则阿美莉卡又要拿华芯国际到底是家什么公司说事了。

所以也难怪章汝京也只能被迫的在一个最差的时点上去申请上市。

不过华芯国际的经营痛点,倒也给出了一个合理的操作空间。

有种期货,叫做半导体原料期货,包括硅晶圆、硅片、光刻胶、各种半导体所用的化学品、金属等。

为了实现原料价格的稳定,通常半导体企业都会在期货市场上做套期保值业务。

比如,在见到大豆市场出现了历史级的行情之时,深陷资金之困的华芯国际,铤而走险,参与了大豆的期货交易,这在拥有期货牌照的华芯国际,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无论是董事会还是经营层,对这个操作没有任何疑问,毕竟,一个单边上行市,特别是在投资领域里面有重大话语权的投行高晟也在力推这事,让一切都变得很是丝滑。

跟在ABCD四大粮商后面喝点汤,这是华尔街的共识,也是国际交易员的心照不宣,大家系好了餐巾,拿起了刀叉只等ABCD喊开席。

但是,事情在几天之内发生了陡然变化。

有备而来的华国企业,在一种神秘力量的推动下,集体发难,短时间内横扫了整个市场的现货。

供小于求,这无疑会推动价格的上涨。

如此庞大的力量在市场上扫货,必然价格会出现暴涨。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在成熟农产品市场上,各参与方的套期保值操作,让价格的上涨出现了滞后性。

紧盯期货价格的现货,短短几十个小时内,也涨不到哪里去。

而等到卖家见到期货价格开始离谱,想要毁单让运输船回来时,此时,厚朴集团的骚操作来了。

当卖家联系船主时,这才发现,厚朴集团是直接连船带豆一起买的。

现货上哪条船,厚朴集团就直接把那条船给买下来,头也不回的直接往华国开。

本来是ABCD四大粮商有心算无心的想阴华国一把,没想到最后被华国给有心算无心的给阴了一把。

当人们盘点库存的时候,这才发现,华国这一波操作,已经囤够了相当于两年的大豆进口量的现货库存。

此时的四大粮商骑虎难下,为了炒高大豆价格进行做空蓄能,他们手上也囤积了大量的现货,就等着砸盘。

而现在,局面变成了,他们还得防着以厚朴集团为代表的华国力量砸盘在期货市场上做空。

ABCD素来是同气连枝,守望相助,如同五大剑派。

但仅限于联手坑别人的时候。

当真正危机到来的时候,他们一个比一个的跑得快,华尔街从来都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握在手里的现金。

雪崩之时,就看谁跑得快了。

而ABCD自然是需要人来站岗的,那些跟着他们混饭吃的国际炒家自然是最好的对象。

在继续拉高大豆价格的同时,ABCD悄咪咪的完成了出货。

而像华芯国际这种跟着大哥玩的,最后就偷鸡不成蚀把的在大豆价格最高点上站了岗,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黑天鹅一般的极端踩踏行情下,期货保证金形同虚设,斩仓平仓的机会都没有,整个大豆期货价格全部被击穿了。

拿出6亿美金来玩的华芯国际直接爆仓,损失惨重,不仅本钱全亏,还因为杠杆效应,倒欠做市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