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汉芯疑云(二)(2 / 3)

人员省吃俭用把每分钱掰成两半花,吃苦耐劳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

经过广告公司的喷涂,汉芯eDSP33200定型成功。

现在图纸和代码有了,能用的芯片也有了。

程进说,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他立马对外公布,说汉芯一号流片成功。

从2001年9月开始‘设计源代码’,到2002年12月底‘流片成功’。

整个过程,16个月不到。

77个人,16个月,就成功研发了能用的芯片。

因特尔的工程师听说以后,当场石化了,不断惊呼着,‘这就是华国速度?!’

因为他们研发一个芯片,需要好几百人,花至少三四年的时间。

不仅是华国媒体,连国外的科技迷,也纷纷对程进竖起了大拇指。

牛批!

此时的程进,俨然已经成为了芯片界的泰山北斗。

但是,生活又给程进开了个玩笑。

手搓芯片成功后,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买回来的芯片,内核和偷到的图纸不一样……

这也很正常,毕竟,图纸是程进三年前偷的,中间又改版了好几次。

最终摩托骡拉的成品是144针的,而程进的技术路线是208针脚的。

但凡有人好好数一数,那就是一眼假。

可事到如今,程进已经没有回头路了,时间也不允许他回头了。

更重要的是,他团队里那几十个‘业内专家亲传弟子’们背后的老师,也绝不可能让他回头。

你程进一人荣辱事小,几十个泰斗亲传弟子的毕业论文造假事大。

更何况,这些人只是来挂名的,靠着程进的数据写论文,现在告诉他们,他们论文基于的前提就是错的,让那些泰斗情何以堪。

程进也是没办法了,他只能赌命了,搏一搏,看看单车能不能变摩托。

2003年2月,汉芯一号发布会正式召开。

华亭市高层和国内顶级芯片专家汇聚一堂。

他们除了来见证‘华国最强芯’的诞生以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对芯片进行鉴定。

在程进的操作下,来的专家,全是泰斗级别的。

没个院士身份或者业内知名大拿的称号在身上,都不够资格进入礼堂,这是对‘华国最强芯’的尊重。

当着所有人的面,程进在现场来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在PPT展示的时候,他沿用的是208针脚的图纸。

只是,图片精度……

这个时候不得不说一个现象了。

什么是泰斗?

正常情况下,所谓泰斗,都是白胡子老爷爷,德高望重到走路都颤巍巍的地步。

自然,眼睛……是不怎么行了。

PPT上,程进又是把图纸中含有针脚的图片给进一步缩小。

反正在那些出生于20-30-40年代的专家们眼里,就是密密麻麻看不清楚。

偏偏华国因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因素,缺少了两个年代的壮年高端科研人员。

而实际演示过程中,程进则悄咪咪的换成了144针脚的原装芯片。

当专家对芯片进行测试的时候,程进笑了。

能不成功才有鬼了。

因为没人发现,芯片已经被掉包了,更没有人发现,图纸、样品和实际测试机器里的芯片是不一样的。

专家们十分负责耐心的测试了功能,却唯独没想到,这芯片压根就不是程进制造的,而是摩托骡拉的原装芯片。

三轮鉴定,全部通过,专家评委测试以后,一致得出结论:

汉芯一号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准。

程进一战封神,正式得到了国内顶级专家们的集体认可。

云帝对此也只能沉默不语。

只能说,从‘偷梁换柱’这个技能而言,程进是点满了的。

听到这里,萧雅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屁孩。

还能怎么说?

只能说,小屁孩看人真准!

这老6的6,真是6翻了!

光天化日之下当着上千号的人面进行偷梁换柱,这心理素质也是没谁了。

这么轻易的蒙混过关,也给了程进更多的底气。

从此,他开始了他瞒天过海、做大做强的狂飙之路。

其实,一开始程进发布芯片的时候,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就这点儿人,这么短短的16个月,根本不可能。

但是得到了官方认可以后,所有声音都沉默了。

大家都觉得,有了官方认可,有着详实的测试数据,程进的芯片肯定是真的。

而后面的事情,卿云就更清楚了。

眼前的男人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先后发布了汉芯二号、三号、四号。

每年都能出一款新的芯片。

其中汉芯四号,还号称是国内首创的双核芯片。

当然,都是基于摩托骡拉原装芯片的手搓神器。

这可真是逮住了一只羊,就往死里薅。

而程进吹牛的时候,也是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