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贤后之风(2 / 3)

于此事的争论在楚王这句表态后,一锤定音。

但当年他在任时,和彼时桐山系关系处理的不错。

“这件事啊,我已知晓了。”陈初一开口,语气倒也平淡,似乎没有因左国恩隐晦提及了蔡氏而动怒,在场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奖励阿瑜,那不就是奖励你老五家么?

厅内诸人,表情各异。

随后,便是各府负担转移支付具体金额的讨论了,经过一整日的讨价还价,最终议定,由蔡、颍、唐三府分别划拨一百七十万两、九十万两、五十万两专项资金,给予寿、宿、泗三府重修各地水利、购买耕牛、奖励垦荒.

再由锦衣所、淮北道衙门、文学院大儒、退役军人组成的督导小组巡回监视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在场最小的也是一府知府了,都有各自渠道,谁不知他说的那‘在淮北没有职务的带队之人’是楚王府蔡氏啊!

徐榜看了看蔡赟,又看了看陈家兄弟,一脸的意味深长。

这处变不惊的态度,已有几分‘蔡老狐狸’的真传。

却听他接着道:“淮北用人,从不避讳各位家中的子弟,如英俊、英朗皆是我淮北后起才俊。”

如今,淮北内部的寿、宿、泗三府因水热条件良好,辖区全部是平原,自然而然被定位成了粮食生产基地。

想要大兴基建、重构基层组织能力,都离不开钱啊!

左国恩躬身低头,口吻极为谦恭、态度极为小心,“带队之人并未在我淮北担任任何职务。锦衣亲军负有监察百官之职,每次办差,都应严格按照规章流程。如此重器若沦于私人之手,恐致官员惶惶,于我淮北不利。”

转移支付一事议定,本次会议全部议题已结束。

陈初说这话时,脸上自始至终带着和煦笑容,可众人心中却不由一凛。

苟胜、曹小健、贺北,都是陈初心腹中的心腹,没人会怀疑他们对楚王的忠心。

并且,早在阜昌九年,王妃亲族赵开元仅仅因勾连温家往军中贩卖假药,便离奇身死。

王妃亲眷尚且如此,自然也没人怀疑楚王的决心,

但是,楚王好歹给了个一月之期,这次纠察各地官员的行动,说起来更像是一场震慑。

毕竟,淮北尚在创业阶段,楚王给大家留了颜面,以免坏了君臣情谊。

可众官总觉有点不对劲.左国恩主动提起此事,为的是约束锦衣使的权力,可眼下看来,锦衣使反而会借着一月后的纠察行为扩大权柄。

徐榜不满的看了左国恩一眼,嫌对方事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依旧尴尬站在厅内的左国恩,眼瞧陈初要宣布散会,还是硬着头皮说了一句,“楚王!那.十八日私锦衣亲军一事,不合规矩”

陈初不待他说完,已淡淡道:“蔡妃那边,我自会惩处。”

这句话把天聊死了楚王都说了会惩处,你还想怎样?

看来,这回楚王又会像以往那般包庇她了谁都不信楚王会真的惩罚蔡妃,最多不过床头责骂床尾和。

黄昏时,会议结束。

明日各位知府便要返回各自府治,晚上陈初设宴饯行。

和文绉绉的文官吃酒远不如和长子、奎哥儿那帮粗坯兄弟们吃酒快活,不及亥时,便早早散场。

陈初离去后,今日鼓起了极大勇气进谏的左国恩闷闷不乐。

一来,担忧日益活跃的锦衣使,二来,楚王对行事乖张的蔡妃无底线的宠爱,亦令人忧心忡忡。

蔡赟、尤知府两位蔡家干将走在最前。

楚王参赞出身的唐敬安、徐榜走在中间。

陈家兄弟、左国恩走在最后。

尽管士人讲究背后‘不议主过’,但左国恩依然没忍住,低声道:“陈大人、柳川先生,你们常在楚王身边,需多劝谏啊!楚王年少,不可过于沉迷女色,女子乱政,绝非善事!万万不可让楚王因后宅女眷毁了淮北大好局面。”

陈景彦闻言,先瞧了一眼前头的蔡家人,也压低了声音,疑惑道:“以往,元章对家眷极好,但也不至于放纵蔡氏成这般啊!那锦衣使干系重大,外头之事暂且不论,元章就不怕日后蔡氏威胁到王妃么?”

也在皱眉思索此事的陈景安,忽被兄长这句话打开了思路,不由道:“我猜,元章正是因为蔡氏无子,才不打算惩处蔡氏.”

陈景彦如醍醐灌顶,被二弟一句点醒,正待说些什么,却见前头的蔡、尤、唐等人纷纷停下了脚步,月亮门旁,一名侍女领着几名丫鬟正等在那边。

陈景安走近才认出,等在此处的是王妃贴身侍女寒露。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陈景安好端端自不会无故轻慢寒露,拱手笑道:“陈女官怎等在此处了啊?楚王已于一刻前离去,没迎到人么?”

寒露却作了一个万福礼,出人意料道:“奴婢在此并非等候我家王爷,而是受了王妃之命等候诸位大人。”

“哦?王妃可是有事?”

左国恩好奇道。

寒露又是一礼,紧接招招手,一众丫鬟纷纷捧了大小不一的礼盒走了过来。

只听寒露道:“诸位大人同家眷弃离乡梓异地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