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回头是岸(1 / 2)

商海浮沉录 卷帘西风1 1109 字 8个月前

济通法师的语速很慢,语调抑扬顿挫,犹如潺潺流水,悄无声息的在每个人的心灵之间流淌,十多位身价百亿的成功人士,无不屏气凝神的侧耳倾听,生怕错过了一个字。
“《金刚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的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佛在《金刚经》中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意思是说,所有的圣贤之人,在研究《金刚经》的时候,因时、因地,因悟性不同,而传化的方式不同,所以,我的讲解只代表我对《金刚经》的理解,诸位并不必拘泥于我,佛在每个人的心中,悟出了佛性,你就是佛。”
高原自诩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对宗教并没什么敬畏之心,虽然正襟危坐,但听了一会,脑子渐渐有点溜号了。
怪不得北凉寺修缮得如此之好,这么多有钱的大老板都拜在山门之下,哪个不得出点血呢?看来,济通法师不光精通佛法,还是个长袖善舞的角色,唉,这年头,和尚都搞起了经营,真是可悲可叹啊。
类似的坐坛讲经,应该举办过多次了,不过高原初来咋到,之前的内容没有听过,加之佛经本来就属于哲学范畴,《金刚经》又及其艰涩难懂,本来就没什么基础,再加上溜号,听了一阵,非但没参悟出什么来,反而越来越糊涂了。
事实上,在座的众人之中,不少与他有相同的困惑。
法师讲了一大段之后,张万涛率先起身,毕恭毕敬的深施一礼后,这才问道:“请问大师,我遵照您的教诲,每天坚持打坐静修,默念经书,却始终无法体会您所说的那种超脱,刚刚我们几个在一起交流了下,大家也有同感,不知道是我们的悟性不够,还是没下到功夫呢?”
济通法师微微一笑:“那是因为你们的业识没能真正放下,不仅现在没有超脱的感觉,而且继续坚持下去,甚至还可能将一些陈年的业识统统翻出来,于是愈发心神不宁,非但不能悟道,反而修炼出毛病来了。”
在座的都是商界风云人物,助学助贫、捐款捐物之类的事,基本都有参与,这年头,不做慈善的企业家,是无法融入主流社会,也无法得到大众认可的。
同时,随着财富的增多,想法和困惑也越来越多,于是乎,烧香拜佛,寻求心灵慰籍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几位还吃斋念佛,拜在某某法师的门下,以佛门子弟自居。
在很多和尚的眼中,捐一千万和捐一炷香的功德当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老板们享受的都是佛门VIP的待遇,各种颂扬和赞美不绝于耳,其肉麻程度,丝毫不必世俗拍马屁差多少。
这些人都为北凉禅寺捐赠了巨额善款,理所当然的认为也要得道相应的待遇,甚至包括济通法师率领僧众为其诵经祈福,保佑日后财源滚滚。
而济通法师刚刚的一番话却明显不怎么对胃口,虽然不敢在佛门净地乱说什么,但表情和神态却都微微有了些变化,似乎不那么虔诚和尊重了。
“有人潜心学佛,却倒了一辈子霉,有人作恶多端,却鸿运当头,大富大贵,于是,便有信众质疑佛的公正,其实,在佛看来,人的生命是延续不断的,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基础上的,也就是偈语的第一句,业识奔驰相续流,你眼下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前世的果,而你现在所做所想,则是你后世的因。”济通法师缓缓说道:“只有参悟透了因果轮回,你才能够放下心中的执念,才能够体验到那种超脱的境界,也就是所谓的法喜,而这是需要一定的修为和缘分的,偈语中的第二句,茫茫无岸可回头,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这第二句明明说得是茫茫无岸啊,回头又有何用,如果要苦海无边无岸,那学佛的意义又何在呢?”张万涛微笑着问道。
济通手捻着佛珠,笑而不语,但目光却如同午夜的星空般深邃。
不知道为什么,在高原的印象里,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总是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出现在一个场景中,平时还真没细琢磨过其含义,只是刚刚听两人的问答,突然一闪念,于是脱口而出:“这还用问呀,所谓回头是岸嘛,你在哪里回头,哪里就是岸了呗。”
“善哉!善哉!好一句回头是岸,这位施主解释得非常贴切,如果你不回头,那苦海就永远是茫茫无岸,注定只能做个飘零客,但如果心存善念,何时回头,何时就上岸了。”济通朗声说道。
如果论学识,张万涛远胜高原,但到了他这个位置,往往就有会产生一种居高临下、俯瞰芸芸众生的自负,这种人拜佛,未必真想求佛祖保佑什么,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事实上,人家研习佛法,不过是想在纷乱的世俗之中寻求一份宁静,以此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罢了。
身价和地位,决定了他们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和判断,不允许被置疑,更不接受自己的话语权被挑战!
试问天下,哪个高僧大德,不是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只沉醉于悟道修身。终日在商海之中搏杀,想得都是嗔贪痴三念,即便能将《金刚经》、《华严经》倒背如流,也不可能悟出佛法的真谛。
相比之下,没有信仰的高原,思维反而更敏捷一些。虽然他前面没怎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