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罗刹鬼(2 / 3)

帝国和日本之间就将爆发清日甲午战争。

如果清帝国愿意配合,乔治不介意帮助清帝国提高一下工业能力,顺便卖给清帝国一些俄罗斯军方淘汰的现代武器。

伯丹二型步枪虽然在俄罗斯即将面临淘汰,可是在清帝国,波丹步枪还可以继续使用。

和俄罗斯一样,清帝国同样有庞大的常备军。

清帝国的工业能力连俄罗斯都不如,曾记泽他们这些外交官,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为清帝国在欧洲采购武器装备。

曾记泽沉吟良久,斟酌开口:“我国人口虽多,但民智未开,无知愚昧,也听不懂罗刹语,万一误了公爵的大事,实则不美。”

曾记泽不习惯用汉语和老外交流,一番话说的半文半白,也不知道乔治能不能理解。

乔治理解,曾记泽的意思是不给。

“这你不用担心,我会为他们配备通译,并且照顾好他们的生活,如果他们在工作期间发生意外,我会给与经济上的补偿,华工在美国受到的虐待,绝不会发生在海参崴。”乔治犯了个错误,他给出的条件越好,曾记泽就越担心。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站在清帝国的立场上,远东出现一座繁华的城市,并不符合清帝国的利益。

俄罗斯从未掩饰过对清帝国领土的野心,只要有机会,俄罗斯就会从清帝国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来。

西伯利亚荒无人烟,不经开发就无法产生利益。

就这俄罗斯还天天念叨着统治东方呢,如果海参崴变成一座繁华的大都市,那还了得!

海参崴距离圣彼得堡上万公里,俄罗斯投送能力严重不足,没有能力南下,侵占清帝国更多领土。

海参崴都不说成为繁华大都市,即便成为俄罗斯的前进基地,俄罗斯就可以在远东囤积更多军事力量。

这么一想,乔治果然是面目可憎的罗刹鬼,居心叵测,曾记泽能同意才怪呢。

“为什么?”乔治没想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绕。

即便海参崴拥有强大的军事能力,乔治也不会入侵清帝国,乔治去海参崴是为了打鬼子。

现在已经是1883年,距离清日甲午战争还剩11年,留给乔治的时间并不多。

乔治也不是只索取不付出,有什么条件可以提,你不是外交官么,拿出你外交官的勇气来,杀我。

曾记泽不想宰乔治,他根本不想跟乔治做生意。

俄罗斯是个很保守的国家。

清帝国更保守。

华人传统安土重迁,只有迫不得已才会背井离乡。

海参崴也不是什么好地方,冬天真的能冻死人,乔治给华工开出的薪水也不高,每个月10个戈比,真不值得去海参崴搏命。

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清帝国一向将和海参崴只有一河之隔的清国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严禁汉人迁入,直到1905年之后,清帝国才逐渐放开对东北地区的禁入令。

这也不是因为清帝国想开了,而是因为1905年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开始向清国大量移民,使清国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所以清国才被迫开放边禁。

于是就有了走西口和闯关东。

至于民智未开什么的,只是曾记泽的借口。

美国修建太平洋铁路,从清帝国雇佣了1.4万华工。

西方的黑奴贸易逐渐废除后,华工成为黑奴的替代品,仅1876年至1898年的22年间,从汕头被当做“猪仔”贩卖往荷属东印度和英属马来亚的华工就有151万人。

乔治也就是不想以非法方式从清帝国引进华工。

否则乔治让米哈伊尔去东南沿海找人贩子,可以轻易解决海参崴的用工荒。

“公爵阁下,请恕我不能同意你的要求,我是清帝国的臣子,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的兄弟姐妹被奴役——”曾记泽不是一吓唬就腿软的软骨头。

“你的意思是,你的兄弟姐妹,在清帝国不是被奴役?”既然撕破脸,乔治也不介意揭伤疤。

曾记泽勃然变色,起身拱手告辞。

乔治真的头疼。

我本来想做个好人的,是这该死的时代,硬生生把我逼成犯罪分子。

不同意就不同意吧,从人贩子手里买人,虽然传出去不好听,乔治也顾不得那么多,他没有时间跟曾记泽慢慢磨。

海参崴耗不起。

可笑,没了张屠夫,难道还要吃带毛猪?

乔治给米哈伊尔发电报,让他执行B计划,无论如何,海参崴要得到足够多的劳动力。

乔治很少主动邀请客人,在叶卡捷琳宫宴客更是前所未有。

曾记泽在圣彼得堡颇受关注,清帝国是人尽可欺的亚洲病夫,谁都想从清帝国身上捞一把。

曾记泽怒气冲冲走出叶卡捷琳宫的样子,被很多人看在眼里,转天圣彼得堡就有流言传出:和王储交好的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在清国人身上吃了瘪。

其他人提起这件事,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尼古拉感同身受,主动提出要帮乔治出气。

“那个该死的清国人居然敢拒绝你,看样子我们给清国人的教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