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老朋友(2 / 3)

,效率极其感人,每月只能搓出来1挺。

上个月总算能搓出来两挺了。

可搓出来的两挺重机枪却没有装备橡团,而是被亚三派人拉走,交给谢厂测试。

这是好事,如果通过测试,谢厂就会组织生产,到时候橡团就能第一时间装备更多机枪。

乔治理想中,重机枪至少要装备到连队一级。

这样一来,包括团部直属火力在内,橡团至少需要40挺重机枪。

乔治忙于训练工作的同时,尼古拉也没闲着。

进入夏季,沙皇和王后又去王后娘家避暑。

圣彼得堡夏天最高温度不超过30度,乔治都不知道圣彼得堡的“暑”,有什么好避的。

尼古拉在国务会议中终于有了发言权,他的第一个提议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亚二执政时期,俄罗斯就有人提议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终因实力不足被迫放弃。

击败奥斯曼帝国之后,俄罗斯短时间内没有了对外扩张的动力,是时候将西伯利亚大铁路提上日程了。

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俄罗斯来说也并非轻而易举,俄罗斯内政部前几年就对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行过评估,伊格那耶夫派人调查后认为,俄罗斯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这个工作。

西伯利亚大铁路成本高昂,需要集全国之力才能完成。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西伯利亚大铁路开工,将会给帝国财政造成沉重负担,俄罗斯将在20年内,没有余力关注其他方向,包括军费,也必将大幅压缩。

以帝国20年的发展,换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是否值得,在圣彼得堡引发广泛讨论。

大多数人认为西伯利亚大铁路根本不值得修建,俄罗斯人连东西伯利亚平原都不愿意去,更不用提一万公里以外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希望开工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人也不少,交通大臣波西耶特是最积极的人之一。

不过波西耶特的动机又遭到广泛质疑,很多人质疑波西耶特是出于私人利益考虑,才同意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这也可以理解。

俄罗斯不修路的话,交通大臣怎么赚钱呢。

沙皇八月份返回圣彼得堡的时候,争议还没有平息,圣彼得堡的多家报纸互相攻讦,关注这件事的人越来越多,报纸的销量一涨再涨。

乔治不参与讨论,罗夫诺演习将于九月份开始,尼古拉担任军团长的橡团,是此次罗夫诺演习的主角。

橡团拥有的资源,早就在俄罗斯军方引起广泛争议。

很多人都在等着看橡团的笑话。

如果橡团能在罗夫诺拿出优异表现,就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如果不能,尼古拉或许还能置身事外,乔治就等着迎接舆论风暴吧。

八月中,谢尔盖和乔治合伙的食品加工厂,将一批用于测试性质的军用食品送到橡团。

这批食品得来不易,仅仅食品的包装,就将谢尔盖折磨的几乎要放弃。

军用食品需要长期保存,最理想的包装材质是薄铁盒。

俄罗斯每年的钢铁产量就这么点,如果使用铁皮作为包装的话,成本就会大幅飙升。

谢尔盖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才从奥布霍夫钢铁厂得到了可以用于食品外包装的铁皮。

奥布霍夫钢铁厂是俄罗斯海军供应商,主要任务是为俄罗斯海军生产305毫米大口径舰炮,它在全球范围只有两个对手,一个是德国的克虏伯,另一个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

这足以证明俄罗斯的军工实力其实并不弱,完全有能力生产最先进的武器,关键还是效率和规模。

定装食品的意义重大,使用铁盒包装的军用食品,保质期长达两年,用于包装的成本虽然高,食物本身的价格是极为便宜的,这多少有点买椟还珠的意思,不过这也是俄罗斯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8月20号,橡团从圣彼得堡出发前往罗夫诺。

尼古拉并没有随队出发,他要和沙皇一起,这次演习后,尼古拉也将正式离开橡团,团长职务由乔治接手。

橡团由于配备了炮兵,这一次就不能自行前往罗夫诺了,必须乘坐火车。

罗夫诺火车站还是一如既往的破旧无序,和一年前一模一样。

乔治去年给维特提了一些建议,什么用都没有,维特连沙皇的征召都敢拒绝,乔治这个超级公爵,维特根本没放在眼里。

乔治不生气,维特在私人企业工作,理应对老板的利润负责。

等以后维特成为财政大臣的时候,如果维特没能更好地维护尼古拉,以及帝国的利益,乔治才会跟维特算总账。

帝国又不是乔治一个人的,乔治也不是独裁者,理应允许不一样的声音。

橡团并不是最早抵达罗夫诺的参演部队,高加索军区的特维尔龙骑兵团比橡团更早抵达。

特维尔龙骑兵团的团长阿列克谢·布鲁西诺夫,和乔治在伦贝格有过一面之缘,当时乔治的军衔只是大尉,四连副连长。

时隔一年,乔治的军衔已经是中校,橡团副团长,这个晋升速度,是布鲁西诺夫羡慕不来的。

布鲁西诺夫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