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无人区(2 / 2)

销英美,深受女性追捧。

法国有生产肥皂的工厂,但是工厂主没有品牌意识,根本连品牌都没有注册,自然无力和“女神”品牌的香皂对抗。

“女神”的香皂不仅能除垢,而且还加入了香料,味道更好闻,包装更时尚,成本虽然高了点,售价更高,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既然有了香皂,沐浴液自然也就有了。

沐浴液就是液体香皂,成分基本都一样。

洗发水的成分稍微复杂一些,效果也不太好。

不过这不是问题,因为“女神”的洗发水,在市场上同样缺少竞争对手,女士们根本就没有竞品可以选择,只能是“女神”卖什么,女士们买什么。

这种情况短时间内没问题,肯定不能持久,长期来看,还是得以质量取胜。

乔治的研究所,现在已经扩大到40多人,分别针对男性市场和女性市场进行研发,现在最重要的是形成规模优势,快速占领市场,等“女神”品牌得到市场认可后,到时候乔治就可以躺着赚钱了。

玻璃厂的情况同样良好。

俄罗斯对于玻璃的需求量很大,乔治还记得第一次去哥萨克村庄时,农户用来糊窗户的猪尿泡。

用猪尿泡来糊窗户,透光效果肯定不如玻璃,俄罗斯的冬天虽然很冷,玻璃只有在温度快速下降的情况下才会冻裂,正常情况下是没问题的。

乔治的工厂不仅生产玻璃,同时还生产墨镜,以及各种光学仪器。

第一批墨镜,已经在圣彼得堡上市。

这批墨镜的成本非常高昂,所有镜片都是手工打磨,手工切割的,每一副墨镜的售价高达50卢布,依然供不应求。

光学仪器的售价更高,一个用于科学研究的望远镜或者显微镜,售价高达3000卢布。

这价格你还别嫌贵,就算有钱也不能马上得到,必须特殊定制,工厂才会安排生产。

光学仪器和墨镜因为产量少,利润其实并不高。

利润最高的是玻璃瓶,以及其他各种生活用品。

乔治开设玻璃厂的初衷,就是为化妆品提供包装瓶。

现在玻璃瓶的客户越来越多,圣彼得堡销售的香槟和来自保加利亚的玫瑰酒,也开始使用玻璃瓶包装出售。

因为产品供不应求,朱利安正在扩大玻璃厂的生产规模,两个崭新的厂区,分别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开工,这两个工厂投产后,玻璃的产量可以提高到现在的十倍以上。

七月底,橡团准备前往罗夫诺,参加今年的演习。

乔治提前从圣彼得堡出发,罗夫诺那边还一大堆事儿呢。

乔治接手后,罗夫诺火车站的卫生状况得到巨大改善,整个小镇的面貌都焕然一新。

拥有土地之后的哥萨克,焕发出巨大的热情,今年春天,哥萨克播种的土地已经超过三千俄亩。

这个数字不低了,要知道整个罗夫诺才不到1000人。

被乔治任命为镇长的伊万一身新衣,在罗夫诺迎接乔治的到来。

在火车站工作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在伊万身后排成一排,迎接乔治的检阅。

和去年相比,姑娘们的气质有了很大改善,她们穿着整齐靓丽的制服,充满自信,看向乔治的目光热情似火。

小伙子们的变化更显著,他们的制服有点类似于近卫军制服,而且人人都配备了刺刀和步枪。

这些步枪都是被橡团淘汰的伯丹二型步枪。

为了保密,罗夫诺周边被清空,这才不到两年,罗夫诺周边就开始有野生动物出现,哥萨克种地的时候都不得不带上步枪,否则就会遭到野生动物的袭击。

“狼?”乔治难以置信,罗夫诺又不是荒郊野岭,怎么会有狼这种东西呢?

“有,还很多,罗夫诺周边有狼群出没,去年冬天,有马驹被狼群咬死——”伊万很生气,哥萨克对马的感情很深厚。

如果是咬死其他家禽家畜也就算了,专挑小马驹咬那就是找死。

这也不奇怪,罗夫诺距离边境很近,本来就人烟稀少。

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边境,都有近10公里左右的无人区,这个区域内出现什么野生动物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