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早就看你们不顺眼了(2 / 2)

米特和安德烈、瓦西里的军衔全部都是大校,距离将军也只有一步之遥。

对于很多人来说,从上校到将军虽然只有一步之遥,却终生都无法完成这一步的跨越。

对于德米特和安德烈、瓦西里来说,只要他们的条件符合,他们就可以得到晋升,根本没有人能和他们竞争。

这就是跟对老大的好处。

“公爵,能不能给部队装备一些卡车,那样的话,部队的机动力可以得到大幅提升。”

德米特被米柳京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十几年,眼光还是不错的。

“不太现实,那玩意儿现在产量低,故障率高,对于道路交通的要求也很高,三五年之内,估计没希望。”

乔治也想给部队装备足够多的卡车,可这事儿吧,乔治说了不算。

如果只是乔治的卫队,那装备就装备了,反正一两百人,也不需要几辆卡车。

橡树师1.3万人,想改编成摩托化步兵师,最起码要1000辆汽车,把海参崴的工人累死,一年内都完不成。

既然这样,还不如把有限的产量用来赚钱呢,用赚到的钱继续研发技术,等产量提上来,技术也差不多该完善了,到时候再装备部队也不晚。

“是否有必要增加一支侦察兵部队?”

安德烈也有思考,这个问题同样关键。

侦察兵对于军队的作用就不需要强调了,橡团在罗夫诺演习之所以所向披靡,和无孔不入的战场侦察有很大关系。

乔治也有组建侦察兵的想法,甚至连侦察员都不用选拔,乔治的卫队可以直接改编成侦察连。

“这是个好主意,侦察兵部队是肯定要组建的。”

乔治顺水推舟。

杨科夫马上举手。

“公爵,我能去侦察兵部队吗?”

“侦察兵可是连队哦——”

“没关系,我愿意!”

杨科夫主动请缨,他也不想带炮兵。

“你们是不是对炮兵都有什么意见?”

乔治好奇,你们这帮人为什么不喜欢大炮呢?

这其实也正常。

喜欢不代表就要加入啊。

和远离战场的炮兵相比,确实是一线作战部队,更让人热血沸腾。

老家伙们都是功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能强迫。

好在乔治身边还有年轻人可以压榨。

“彼得,你是时候学会独立了。”

乔治把彼得带在身边这几年,别的不说,至少彼得的数学成绩,足够成为一名合格的炮兵。

“我——”

刚才还满脸羡慕的彼得,顿时口干舌燥。

彼得和乔治一样大。

乔治这都当将军了,彼得还在乔治身边当副官了,外放遥遥无期。

彼得现在的军衔是少校,去跑团当团长的话,确实是小了点。

不过也不要紧,炮团现在的副团长亚历山大也可以担任团长,彼得去当个副团长足够了。

杨科夫和彼得全部外放,乔治把尤里提起来,担任卫队队长。

副官可用的人选很多,米哈伊尔的二儿子德扬,和二舅朱利安的大儿子达尼拉都已经成年,他们俩一个担任乔治的生活秘书,一个担任乔治的副官。

乔治现在这些手下,一部分是叶罗欣带来的,一部分则是叶卡捷琳娜的娘家人。

还有一部分是主动投奔过来的,德米特和瓦西里,以及橡树师参谋长马斯洛夫是代表。

马斯洛夫就是那个在保加利亚唯一对帝国保持忠诚的军事参谋。

在保加利亚,马斯洛夫主动请求加入橡团。

这样的人肯定是要奖励的,乔治干脆就任命他担任橡树师参谋长,并负责组建参谋部。

搞定了橡树师,乔治又开始军营和加特契那宫两头跑。

帝国将铁路收归国有的行动,进行的并不顺利,主要阻力和在各大私人铁路公司拥有股份的大公们有关。

铁路公司老板也不傻,知道在俄罗斯帝国做生意,要为自己找个护身符。

于是挥金如土,偏偏又没有挣钱门路的大公们,就成为最好的攀附对象。

每年大公们从私人铁路公司获得的收益和分红,高达数百万卢布。

帝国将私人铁路公司收归国有之后,这部分收入就将不复存在。

这让大公们如何心甘情愿呢。

“乔治,你得帮我——”

尼古拉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乔治。

“行,没问题。”

乔治绝不推辞,早就看这帮大公们不顺眼了。